“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 第7章 徐家三子

第7章 徐家三子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有兽焉:玄晖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综漫:技能越来越离谱 萌学园之我替代了预言书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往事尘埃中的故事 斩神:守夜人总教官,开局就无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鬼灭继国家的第三子 海贼,从暴打青雉开始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鬼灭:开局遇到一条鱼

徐辉祖(约1368 - 1407),初名允恭,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之子。

身份背景

作为中山王徐达之子,他世袭魏国公之位。徐家在明朝地位显赫,徐辉祖凭借家族的荣耀和自身的才能,很早就在朝廷崭露头角。

性格特点

徐辉祖为人忠诚正直,秉持正统观念。他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的熏陶,这种思想在他对待建文帝和朱棣的态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靖难之役中的表现

- 军事对抗:在靖难之役中,徐辉祖坚定地站在建文帝一方,凭借着优秀的军事素养指挥作战。他率领军队多次与朱棣的燕军交锋。在齐眉山大败燕军,这一战绩让建文帝一方士气大振,暂时遏制了朱棣的进攻势头。

- 忠诚不二:即使在朱棣节节胜利,局势对建文帝越发不利的情况下,徐辉祖依旧坚守忠诚。朱棣攻入南京后,大多数人纷纷归附,而徐辉祖却不肯屈服。他守在自己的府邸,对朱棣的称帝不表认同。

结局

朱棣念其是徐达之子,且有功劳,没有杀他,也可能是应为徐皇后求情。不过,朱棣还是削去了他的魏国公爵位,并且将他禁锢在家中。徐辉祖就在这种被幽禁的状态下度过余生,他的命运也体现了靖难之役后,忠于旧主者的无奈与悲哀。

——————

徐增寿是明朝初期一位在靖难之役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人物:

-家族背景与早期经历

徐增寿出生于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家,他的家族在明朝地位极高。

作为徐达之子,他从小就生活在富贵且充满政治氛围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既让他接触到朝堂之事,也使他与皇室及诸多权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个人性格与政治倾向

徐增寿为人机敏聪慧,对政治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与他忠诚于建文帝的哥哥徐辉祖不同,徐增寿更看好朱棣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

这种倾向可能是因为他在日常交往中对朱棣的为人和理念较为认同,也有可能是他从家族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朱棣更有可能在皇位争夺中胜出,从而为徐家带来持续的荣耀。

-靖难之役中的关键角色

- 暗中协助朱棣:在靖难之役爆发后,徐增寿处于一个极为微妙的位置。他利用自己在建文帝朝廷中的职位优势,不断地为朱棣传递重要情报。

这些情报包括京城的兵力部署、朝廷军队的作战计划以及建文帝的决策动态等诸多关键信息。

他的这一行为对朱棣在战争中的战略布局和战术安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朱棣能够提前了解朝廷军队的动向,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 事情败露与被斩: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靖难之役的推进,徐增寿的行为引起了建文帝的怀疑。建文帝在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后,亲自质问徐增寿。

面对建文帝的质问,徐增寿无言以对,他的犹豫和沉默证实了建文帝的怀疑。建文帝怒不可遏,在盛怒之下,当场将徐增寿斩杀。这一事件在建文朝廷引起轩然大波,也进一步加剧了朝廷内部的紧张局势。

-身后荣耀与家族延续

朱棣成功登上皇位后,对徐增寿感恩戴德。为了报答徐增寿为自己所做的巨大贡献,朱棣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不久又将其封为定国公,让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继承爵位。这一爵位在徐家得以延续,并且继续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和崇高的地位。

徐增寿的命运因其在靖难之役中的关键抉择而发生巨大转折,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充满争议,但从朱棣的角度看,他无疑是对朱棣靖难成功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人物,同时也为徐家在新的政治格局下巩固了地位。

——————

徐膺绪(1372年-1416年)是明朝初期的将领,明初大将徐达的次子 :

家族背景

他出生于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家,父亲徐达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被封为魏国公,后追赠为中山王。其长兄徐辉祖袭封魏国公,四弟徐增寿在靖难之役后被追封定国公。

个人生平

- 早期任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任尚宝司卿。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升明威将军、大同中护卫世袭指挥佥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调任金吾前卫。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升骠骑将军、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大宋御赐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