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皇帝抱置膝上,问:
“他日若为天子,能令天下太平乎?”
曰:“能”
又问:“有干国之纪者,敢亲统六师往正其罪乎?”
曰:“敢”
答应之际,嗓音洪亮,神采奕奕,无所顾虑。
宣宗皇帝大喜,亲解所御龙袍宝带加上体,置诸宝座,左右皆乎万岁!
我觉得,这一段场景对于一个孩童来讲,肯定会在其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所以,御驾亲征这件事,不可能是一个宦官怂恿两句,皇帝便上头要冲出去打仗。
【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前,虽让宦官打压一些老臣,但对于整个天下而言,他实行的各种政策下,是一个明君的形象。】
之后便是熟知的,二十万兵败,英宗被俘,开启北京保卫战,等待其余援军到来。
【这个土木堡之战之后再详细开一篇讲解。】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
在被俘虏期间,明朝另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瓦剌起初想以朱祁镇为人质要挟明朝,但明朝新政权态度强硬,使瓦剌的计划未能得逞。
加上之后瓦剌与明朝的多次交战失利,且双方都有和谈意愿,最终在景泰元年八月,朱祁镇被瓦剌释放,回到明朝。
...
英宗朱祁镇被释放回到明朝,当时其弟朱祁钰已即位,朱祁钰对朱祁镇怀有猜忌和防范之心,将他软禁在南宫。
在南宫期间,朱祁镇的生活受到诸多限制,其行动也被严密监视。
直到景泰八年正月...
当时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再加上没有太子,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自身利益,发动“夺门之变”。
【朱祁钰即位之初,为稳定局势,遥尊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
但后来朱祁钰想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取代朱见深成为太子,经过一番运作,景泰三年(1452年)。
朱祁钰成功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立朱见济为太子,然而朱见济在景泰四年(1453年)就夭折了。
此后朱祁钰没有再立太子。】
拥戴被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改元天顺,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南宫复辟”。
...
史书记载,石亨等人的利益考量:武清侯石亨掌管京营兵权,他见朱祁钰病重,认为这是一个获取更大政治利益的机会。
如果能拥戴朱祁镇复位,自己将成为首功之臣,于是开始谋划相关事宜。
石亨与都督张鞁、太监曹吉祥商议,决定迎太上皇朱祁镇复位。
曹吉祥进宫面见孙太后,得到了她的支持,为政变提供了关键的合法性背书。
石亨和张鞁找到太常寺卿许彬商议,许彬认为此计可行,并推荐了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徐有贞精通天文、兵法,有政治野心,他夜观天象后,认为帝星有异动,坚定了参与政变的决心。
政变实施:
调兵入宫:正月十六晚,徐有贞穿戴整齐后,先前往朝房与杨善、王骥会合。石亨、张鞁率领着各自的亲兵,与曹吉祥率领的宫内太监,以及张鞁所掌握的京营兵,共计千余人,以加强京城防御、抵御瓦剌为由,骗开了长安门,顺利进入皇城。
打开南宫:众人到达南宫后,发现宫门紧闭。石亨派人抬来巨木撞击宫门,又让士兵翻墙进入,合力推倒了宫墙,打开了一条通道。朱祁镇被喧闹声惊醒,以为是朱祁钰派人来害他,出来后才得知众人是来迎他复位。
前往奉天殿:朱祁镇坐上轿子,由众人簇拥着前往奉天殿。途中,朱祁镇询问并记住了每个人的名字,以示日后必有重赏。到达东华门时,守门卫士阻拦,朱祁镇高喊自己是太上皇,卫士不敢阻拦,众人顺利进入。
登上宝座:众人将朱祁镇扶上奉天殿的宝座,敲响钟鼓,召集百官。此时天色未明,群臣原本以为是朱祁钰要临朝,都在午门外等候。听到钟鼓后,纷纷进入奉天门。
复辟成功:
早朝宣布:群臣进入奉天殿后,惊讶地发现坐在宝座上的是朱祁镇。徐有贞大声宣布:“太上皇复辟了!”朱祁镇对群臣说朱祁钰病重,是群臣迎他复位,让大家各安其职。群臣无奈,只好下跪参拜,承认朱祁镇复位的既成事实。
代宗退位:朱祁钰在乾清宫听到钟鼓之声,问左右发生了什么事,得知是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