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朝的主要文官:
万安
-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成化五年进入内阁。
- 善于投机钻营,巴结万贵妃和宦官,在任期间排除异己,与刘珝、刘吉被称为“纸糊三阁老”。
- 曾上奏请求解散西厂,得到朝廷内外称赞。
彭时
- 正统十三年状元及第,次年入阁。
- 成化年间升任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后任内阁首辅。
- 主张以宽大治理天下,提出裁汰冗员、加强军备、减轻税赋等措施。
商辂
- 明代唯一的“三元及第”者,即乡试、会试、殿试皆得第一。
- 成化年间入阁,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在朝中有较高威望,对稳定当时的政治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越
- 景泰二年进士。
- 成化三年赞理军务,主导了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等重大战役,收复河复地区,因军功被授予威宁伯。
- 爱结交宦官,后因与汪直关系密切受到牵连。
马文升
- 景泰二年进士。
- 历经多朝,在成化朝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曾多次处理边疆事务,在加强边防、整顿军队等方面颇有建树。
项忠
- 正统七年考中进士。
- 成化年间,曾总督漕运,在治理漕运、保障物资运输等方面有一定贡献,还参与平定了荆襄流民起义等事件,稳定了社会秩序。
白圭
- 正统七年进士。
- 成化年间任兵部尚书,在军事和边防事务上有一定作为,曾参与对荆襄流民问题的处理以及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等。
原杰
- 正统十年进士。
- 以善于处理地方事务着称,成化年间,他负责荆襄地区流民安置工作,设置郧阳府及所属州县,使流民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促进了当地的稳定和发展。
——
成化朝的主要武将:
赵辅
- 主要事迹:成化元年,以中府都督同知身份任征夷将军,与韩雍征讨两广蛮族,攻克大藤峡,班师后封武靖伯。成化三年,担任总兵征讨迤东,进封为侯。成化八年,带兵搜剿河套,与王越上疏请求退兵。
- 人物结局:成化十二年解除营务,在家赋闲十年后去世,追赠容国公,谥号恭肃。
朱永
- 主要事迹:成化六年,以抚宁侯身份佩平虏将军印充总兵官,击退鞑靼阿罗出部落。成化十五年,拜靖虏将军任总兵官,东征建州女真。成化十六年,任平虏将军任总兵官,讨鞑靼亦思马因。成化十九年,为镇朔大将军任总兵官,抵御鞑靼小王子。
- 人物结局:弘治九年去世,追封宣平王,赐祭葬,最初赐谥“武襄”,后改谥“武毅”。
刘聚
- 主要事迹:成化六年,充任副总兵,跟随朱永前往延绥征讨鞑靼,在牛家寨与都督神英一起解都指挥吴瓒之围,斩获鞑靼首级。
- 人物结局:因功不断升迁,后参与抵御鞑靼等战事,具体去世时间等信息在成化朝相关记载中相对不突出。
神英
- 主要事迹:成化六年,与都督刘聚一起在牛家寨解都指挥吴瓒之围,斩获鞑靼首级,此后在边境防御等军事行动中也有参与。
- 人物结局:后续在弘治等朝也有军事活动,在正德年间去世。
欧信
- 主要事迹:长期在广西等地任职,参与平定当地的叛乱和抵御外敌等军事行动,在成化年间的两广地区军事活动中较为活跃。
- 人物结局:继续在明朝军队中任职,为维护地方稳定和边境安全发挥一定作用,具体去世时间不详。
————
成化朝比较有名的宦官:
汪直
- 任职经历:初为昭德宫内使,侍奉万贵妃,后升御马监太监,是西厂的首任督主。
- 主要事迹:在任期间,客观上有一定监督作用,曾查抄南京镇守太监覃力朋贩卖私盐。但他罗织大狱,制造冤案,排除异己,任人唯亲,权势倾天。后多次巡边及以监军身份出征,在威宁海之战等军事行动中也有一定表现。
怀恩
- 任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