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法:“汉庶人高煦锁絷之内逍遥城,一日,帝往,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踣地。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顶负缸起。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皆死。”
至于《宣宗实录》,里面没有记载汉王结局,只写了平叛过程与处理。
——————
《明宣宗实录》对处理汉王朱高煦的记载如下:
叛乱经过
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谋反,派官员到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当夜逮捕官员上报朝廷。
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以济南为应,分散弓兵旗,令真定诸卫所夺傍郡县畜马,并设立五军都督府,诸子各监一军,朱高煦率中军,世子朱瞻垣居守,指挥韦贤、韦兴,千户王玉、李智领四哨,伪授王斌、朱暄等大帅、都督等官。
御史李濬发现后上报朝廷,宣宗升其为左佥都御史,并派遣中官侯太赐书高煦,侯太到乐安州后,朱高煦傲倨不拜敕,向南面坐,大声说:“我怎么会负朝廷啊!靖难之役时,如果不是我死力付出,现在燕还是燕的事情恐怕还尚未可知。
朱棣听信谗言,削我护卫,让我迁徙到乐安。朱高炽只给我金帛饵我。
现在朱瞻基又拿祖先事情糊弄我,我怎么还能没有动作?你看我的兵营,士兵战马怎么不可洸洋天下啊。
你速上报朝廷,把奸臣都捆绑过来,再谈我所要的事情。”
侯太恐惧而归,宣宗得知后大怒。之后朱高煦又派遣百户陈刚进疏,称明仁宗违背洪武、永乐年的制度,给文臣诰敕封赠,而现在修理南巡席殿等都是过错,又诬陷大臣夏原吉等为奸佞,并索要诛杀掉,还给公侯大臣写信,言语骄言巧诋,污蔑明宣宗。
宣宗叹道:“朱高煦果然谋反了。”
...
亲征平叛
宣宗商议派遣阳武侯薛禄将兵讨伐,大学士杨荣力言不可,主张亲征,夏元吉也表示赞同,宣宗心意遂决,立即召张辅谕亲征,并敕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防止其南逃,令指挥芮勋守居庸关,令法司尽弛军旗、刑徒等跟随出征,同时命定国公徐永昌、彭城伯张昶守皇城等。
大军抵达乐安城北,并发神机铳箭,诸将请即攻城,宣宗不许,并敕谕朱高煦,未得到报信,之后宣宗命放箭书到城中,对谕党逆者宣以祸福,城中于是很多人欲逮捕朱高煦献上。
朱高煦狼狈,密遣人上奏宣宗,乞求宽解,并明日早晨出城归降,得到宣宗许可。当夜,朱高煦取出积累的兵器与凡谋议交通文书,全部毁掉,城中通夕火光照明。
...
处理结果
朱高煦出城投降,顿首言:“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宣宗命朱高煦写书,召诸子同归京师,罪止牵连至倡谋数人,其余城中被胁迫者一律释放,并逮捕王斌等下锦衣狱,之后令薛禄等人巡抚乐安,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大军班师时,户部尚书陈山迎驾,并进言道:“应当乘胜移师向彰德,袭击赵王朱高燧,这样朝廷就永远安定了。”宣宗未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