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继续翻阅《雾镜迷踪》,书中作者的叙述让他逐渐感受到一种浓重的压迫感。这不仅是一部关于镜面世界的记载,更像是对人性、死亡和疯狂的一次深刻剖析。随着翻阅,他读到了姬琳最后的疯狂和他留下的禁忌秘术。
吾尝劝姬兄止戈休兵,造孽无益,纸终难掩火。姬兄或有所悔,或恐官府追究,竟偃旗息鼓,稍事安静。然其心未歇,余知其未放下也。
李涛翻译道:“作者在书中写到,他试图劝说姬琳停止杀戮。他告诉姬琳,这样的行为迟早会引来官府的查探,甚至会招来无法收拾的后果。姬琳最终答应了,停止了杀人,但作者能看出来,他并没有真正放下这些执念。”
dari点点头:“他只是怕被抓吧?这种人不可能真的悔改。”
“也许是这样。”李涛叹了口气,“但这段时间,姬琳却做出了一个更加危险的发明。”
姬兄安静之时,心志未曾稍歇,终得秘法,可趁人不备取其魂,置其于幻境。裂缝永存,可随意窥之,甚可操其生平,令其如吾意而活。
李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书中提到,姬琳研究出了一种秘法。他能够趁人不备杀死对方,然后将他们的魂魄拉入一个由他构建的幻境。这个幻境可以保持稳定,裂缝也不会消失,姬琳可以随时观察,也可以操控魂魄,让他们按照自己预设的方式活下去。”
dari皱眉:“这是什么意思?他能控制别人的灵魂生活?”
“是的。”李涛点头,“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幻境可以一直存在,而不像之前每次杀人后只能短暂窥探裂缝。通过这个秘法,他等于是永远掌握了裂缝的入口,成为了镜面世界和迷雾世界的‘守门人’。”
dari低声骂了一句:“这已经不只是疯子了,这是彻底堕入邪恶了。”
书中接着提到,作者再次见到阿东时,是在梦中。他的梦将他带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那是迷雾世界。迷雾笼罩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阿东站在那里。
吾梦见阿东,身在迷雾之中。阿东问吾今为何日,吾告之当月当日,阿东言迷雾界中已过数月。此间时光显然异于阳世。
李涛翻译道:“作者梦见了阿东,阿东告诉他,迷雾世界的时间流速和现实世界并不相同。虽然作者只觉得过了几天,但在迷雾世界,已经过去了数月。”
dari点头:“这说明迷雾世界是个独立的时间流。它可能和镜面世界不同,时间流速更快。”
“是的。”李涛说道,“作者因此给阿东这样的存在起了一个名字——‘灰人’。”
“灰人?”dari疑惑地问。
“就是那些介于镜面世界和迷雾世界之间的灵魂。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的意识还未完全被镜面世界吞噬,依旧在迷雾中徘徊。”李涛解释道。
书中提到,姬琳在研究这些秘法时,身体逐渐变得虚弱,仿佛受到了某种诅咒。
姬兄日渐憔悴,频遭噩梦,言魂魄已疲,或曰报应已至。然其意志不改,终至弥留之际,将幻境之法尽述于吾,谓之禁忌之秘。
李涛继续翻译道:“姬琳开始变得虚弱,他频繁地做噩梦,甚至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他认为这是报应,但并不后悔。临死前,他把制造幻境的完整方法告诉了作者。”
dari目光一凝:“他把禁忌秘法留了下来?”
“是的。”李涛点头,“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个秘法的核心规则。”
幻境必取于现实,须为过往所发生之事,或为故人之形。以亡者生辰八字为凭,可将新魂代入旧事,亲历其死前所见之境。
李涛缓缓说道:“幻境的核心在于,它必须基于现实发生过的事情。也就是说,幻境的场景不能凭空捏造,只能取材于过去某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或者已经死去的某个人的经历。”
dari若有所思:“所以,他可以让别人的灵魂重现过去的场景,甚至代入死去之人的角色?”
“没错。”李涛点头,“通过这种方法,姬琳可以操控灵魂,让他们体验某个既定的场景,而他则可以通过裂缝观察一切。”
“这种秘法需要什么条件?”dari问。
“书中提到,关键在于亡者的生辰八字。”李涛解释道,“必须找到死者的八字信息,这样才能将新的灵魂代入他们的死亡场景。”
姬琳将秘法传授给作者后,不久便去世了。
姬兄言此法可窥万物,然吾辈慎用。说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