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纷纷扰扰宫明四人并不知道,在粤省一处老旧的研究厂房内,宫明身穿蓝色工装,手持电动螺丝刀,正一丝不苟地将一颗颗螺丝钉旋入精密的机械组件中。他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身后,是三个同样专注的室友,他们各自忙碌,手中的工具在机械零件间灵活穿梭。
“老四,你看这个接口,是不是应该用这种型号的连接器更合适?”王兴突然停下手中的活,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接口问道。
宫明抬起头,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图纸和实物,片刻后,他点了点头:“对,老大的提议很好,这种连接器确实更加稳固。”
说罢,他放下手中的螺丝刀,从工具箱中翻找出相应的连接器,小心翼翼地替换上去。随着连接器的稳固接入,整个机械组件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这个厂房,是他们四人为了毕业设计而精心挑选的基地。粤省这片充满科技与创新气息的土地,见证了无数奇迹的诞生,他们相信,这里也将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一个月前,他们刚来到这里时,厂房还只是一片破败的景象。灰尘遍布的地面、锈迹斑斑的设备、昏暗不明的灯光,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当四人他们四个大包小包站在工厂门口时,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反而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斗志。
“这里虽然破旧,但只要我们用心改造,它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宫明站在厂房中央,目光坚定地说道。
在他的带领下,四人开始了对厂房的升级改造。他们清理没用的设备垃圾、无人自动机械框架搭建,墙壁加固、更换照明设备,还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制造工具和机械设备。经过一个月的辛勤努力,厂房焕然一新,仿佛被重新注入了活力。如今,他们正站在这个自己亲手打造的舞台上,为实现这个疯狂梦想而努力奋斗。
“老四,你看这个传感器安装得怎么样?”室友汪继阳指着一个刚刚安装完毕的传感器问道。
宫明走到传感器前,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传感器是扎古的“眼睛”,它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扎古的性能和表现。经过仔细检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川哥安装得很到位。”
随着工程的推进,他们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从材料的生产,机械结构的优化到控制系统的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真男人就要造扎古,只有不断攻克难关,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宫明在团队会议上中二的说道。
在他的中二又热血的鼓舞下,四人齐心协力,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不断优化机械结构,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中途还创新性地通过鸿蒙系统的帮助下设计优化了一套自适应感知系统,使扎古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任务进行自主调整。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制造和设计优化,他们已经完成了38%的工程。看着眼前这个18米高扎古骨架,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老四,你看扎古的骨架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室友于童兴奋地指着机器人说道。
宫明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就在这时,厂房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正是宫明的大师兄——张建国。张建国作为华国海军科研院武器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带领团队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当两个月前宫明和他说出毕业设计是建造一个18米的机器兵器的时候。他当时就激动不已,同时安排了这个军区内的老厂房和做好后勤工作,这些无疑给四人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师弟,你们进展得怎么样了?”张建国一进门就关切地问道。
宫明迎上前去,将这段时间的进展详细汇报了一遍。张建国听着他们的汇报,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
当他的目光落在扎古身上时,他的眼神瞬间变得炽热起来。他走到扎古前,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仿佛在看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师弟,你们真的做到了!这个扎古的设计真的是跨时代,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你们四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到这个地步。”张建国激动地说道。
宫明和室友们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大师兄,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现在核心动力还没开始呢,路还长着啊!”宫明谦逊地说道。
张建国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