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卫里卧英豪,铁血丹心护国朝。
刀山火海浑不怕,誓守江山永固牢。
“礼部尚书……宫外……尸体……”武则天一字一顿地重复着侍卫的禀报,仿佛要将这几个字刻进骨子里。每个字都像裹挟着凛冽的寒风,吹得她心头发紧。侍卫的禀报在她耳畔回响,嗡嗡作响,像一曲死亡的挽歌。她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迅速蔓延至全身,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宫外……”她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礼部尚书怎么会死在宫外?
“尸体……”她又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声音低沉而沙哑。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今却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这让她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压抑。
她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关节泛白,青筋暴起。这不仅仅是死了一个大臣那么简单,这是对她权威的公然挑衅,是对她皇权的蔑视!
一股怒火在她胸腔翻腾,如同岩浆般灼热,几乎要将她吞噬。她努力克制着,不让怒火冲昏头脑。
“尸体在哪儿发现的?”她强压下怒火,声音低沉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侍卫吓得浑身一颤,哆哆嗦嗦地回答:“回…回陛下,就在…就在玄武门外的…乱葬岗…”
“乱葬岗?”武则天心头一震,这个地名如同一道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乱葬岗,那是埋葬无名尸首的地方,阴森恐怖,污秽不堪。
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抛尸,凶手的心思昭然若揭,这是要将礼部尚书的死,变成对她最大的羞辱!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此刻,她不能慌乱,更不能露出丝毫的恐惧。她是武曌,是大周的皇帝,她必须掌控全局,将这幕后黑手揪出来,碎尸万段!
“是谁报的案?”武则天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冰冷。
“回陛下,是…是城门守卫…”侍卫的声音更加颤抖了,仿佛那乱葬岗的阴森气息已经渗透到了金碧辉煌的大殿。
“城门守卫?”武则天皱了皱眉,“他们是如何发现的?”
“回陛下…说是…说是清晨巡逻时…闻到一股异味…然后…然后就发现了…”
武则天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传狄仁杰!”她厉声下令,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遵旨!”殿外传来侍卫的回应,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待众人散去,武则天缓缓起身,一步一步朝着御花园走去。夜幕低垂,繁星点点,如同撒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碎钻,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习习夜风拂过,吹动着她的衣袍,发出猎猎的声响,也吹乱了她纷繁复杂的思绪。
御花园中,花香弥漫,沁人心脾。然而,武则天此刻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上官婉儿的遇刺,礼部尚书的离奇死亡,这些事件如同一个个沉重的砝码,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些事件看似独立,却又隐隐有着某种联系,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包围,让她感到一丝不安。
她漫步走到一棵古老的梅树下,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璀璨夺目,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危险的旋涡中心,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武则天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抚摸着梅树粗糙的树干,思绪万千。这棵梅树,是她亲手栽种的,见证了她从一个才人到皇后的辉煌历程,也见证了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武则天回过头,只见狄仁杰正朝着她走来。
“微臣参见陛下。”狄仁杰恭敬地行礼。
武则天并未回头,只是淡淡地回应道:“平身。”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狄仁杰站起身,目光落在武则天身上,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知道武则天深夜召见他,究竟是为了何事。
“陛下深夜召见微臣,可是为了礼部尚书一事?”狄仁杰开门见山地问道。
武则天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不错。”她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卿家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武则天将目光转向狄仁杰,眼神中充满了探寻之意。
“微臣……”狄仁杰欲言又止,心中思绪万千。礼部尚书之死,疑点重重,他一时之间也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武则天静静地注视着狄仁杰,等待着他的回答。夜风再次吹过,卷起几片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最终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