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
虎塘行宫中,孙愈颁布诏书,启用降将冲世凌,任职卫将军,统管近卫。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手必定出自方平,为的是在军中扶立另一位将军,好淡化胡泰的影响。
原本最好的人选是马奉,只可惜此人头脑不行,太过一根筋,思来想去,才把主意打到养马的冲世凌身上。
对此,方平也很无奈。
能用的将领本就稀少,还要分一批去安抚边关,乃至虎塘这边捉襟见肘,不得不出此下策。
按他最初设想,是希望把胡泰调回边关,然后由好拿捏的张聘担任大将军。
但胡泰却不愿去,给的理由是,萧王随时南下,他怕别人应付不来,自己得坐镇应南,好随机应变。
这番说辞,方平当然不信,尤其对方从金阳回来后,天天在家设宴款待同僚,一副拉拢人心的架势,更让他觉得不安。
思考再三,才决定启用冲世凌。
在方平看来,无论是领兵还是心机手段,作为曾经的一方枭雄,冲世凌绝对是胡泰的好对手。
只要他能在军中站稳脚跟,再有自己在行宫的帮助,必能慢慢蚕食掉其势力。
而方平唯一要做的,就是防止冲世凌反水。
为此,他专程将对方一应家眷找来,私下软禁,并以此为要挟,让冲世凌不要有其他念想。
做完这一手,方平觉得自己对应南的把控力度大了几分,他倒也没沾沾自喜,而是转过头来琢磨,该如何处理掉碍事的李申、田狗儿与蔺百寿。
如今四方结盟,签下合约,准备共抗萧王南下大军。
但纸上的东西,项来是不作数的。
明面上客客气气,实则暗地里皆相互使绊子。
别的不说,就连被划为特殊之地的登中城,也是汇聚了多方人马,尽管都以做生意打掩护,实际背后捅刀子下毒都没少做。
有时候方平也觉得累。
明明除去傀儡一般的孙愈外,自己也称得上应南之主。
可这千疮百孔的各处,单凭他一人,又如何缝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夜深一人独处时,方平也会想到孙壁之。
那时候,他觉得对方有很多事做的不妥,或许说是顾虑不那么周全。
如今换了自己,才终于意识到,非是不愿周全,实是没法周全。
方平以前不信命理,可面对诸多不遂心的事儿,精神难免需要依托。
于是他私下里,乔装打扮去了桂花街,找到摆摊算卦的尿腥人邓胡子,想问问是否有应世天星之说,以及如果是天星的话,面对这般混乱场面,又该如何做?
邓胡子是谁?
那可是常年摆摊,见多了南来北往各路好汉的存在,眼神极好,一下就看出方平身份不一般。
他倒是能白话,说天星降世早有预兆,且就应在今世,若是天星当位,那必然快刀斩乱麻,将碍事闹心之人统统杀绝。
方平听其胡扯一通,拂袖便要走。
结果邓胡子将他拽下,并奉上几个草人铁钉,说天星不是谁都能做,但煞星却可以努力,老大人要是有讨厌的人,大可贴上名字,用铁钉扎上诅咒。
原本嘛,方平是不信的,将信将疑收下后,回到府上,第一个就贴上胡泰大名,然后用铁钉狠扎。
别说,这么一通扎完,他心里瞬间舒服多了。
兴奋之余,赶紧再把田狗儿、蔺百寿、李申、孙愈、阮守林等名字贴上去,整整用铁钉扎了一晚上,第二天去行宫议事,还半点不打瞌睡,精神头十足。
方平觉得自己找对了办法,因为再见到胡泰的时候,他连恨意都淡化了,一副不愿与死人置气的架势。
可这天,却传来个坏消息。
萧王来了。
虽不是兴兵南下,却是派了使臣。
一行人走小路绕过大康,经伊山抵达登中,安顿好后,才给应南各路群雄写信,邀他们碰面。
如此突然的现身,且事先没暴露出任何风声,各地也完全没有察觉,深入应南腹地,宛若无人之境。
这么一记下马威,把方平气够呛,拍桌大骂田狗儿、李申不干人事,对过往行人排查的一点也不仔细,为此大动肝火,立即写信怒斥。
信件去到大康,田狗儿被骂个狗血淋头,自然也气,旋即下了严令,让大康城内外加强防卫,勒令六镇一十九个村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