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会计,王能担任民兵营长,其他的人几乎没变。
一九五六年的时候,牛项初中毕业,牛项的成绩在学校一直是名列前茅,每次大红榜上都排在前三。中考结束时,牛项很高兴,通过对比答案,牛项发现自己数学满分,语文除了作文外,错了一道选择题,其他的科目都是满分。
班主任说:“这次考试的试卷很难,上八十分都不容易。”成绩下来,牛晓贵的成绩排到了年级第一,超出了平时的水平。
牛项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填了省农机学校中的机械制造专业。剩下的就是等待通知书了。
牛项把自己在学校外边租的房子退了,回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告别,然后,兴奋地回家。
整个七月过去了,八月过了一半,牛项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牛晓贵安慰牛项不要着急,人多,邮递员送邮件肯定慢。快到九月开学的时候,牛项依然没有收到学校寄来的通知书,很明显,牛项没有被录取。牛晓贵带着牛项到学校找老师。
老师说:“牛项的分数肯定够了,因为比牛项差几十分的同学,报了这个学校都录取了。”
牛晓贵问:“那咱家的孩子怎么没录取呢?”
老师思忖了一下,带着他们到了校长办公室,老师把牛项的情况和校长说了。
校长立刻拨通了一个电话,电话很快通了,校长很客气地和对方交流,然后挂电话。
校长说:“你们明天再来,人家要查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第二天,父子俩一大早又到了学校,这时是暑假,学校没那么早开门,等了一会儿,学校开门了。
两人进了校长室,校长又拨通了电话,对方和校长说了几句挂了电话。
校长说:“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们家庭的问题,你们的家庭成分不好,是地主吧?”
牛晓贵点点头,校长摇摇头叹口气,表示十分惋惜,又十分无奈。
牛晓贵问:“地主不地主的,孩子还小啊,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校长同情地看着牛项说:“孩子,去年和你一样的学生也有两个。”
牛晓贵问:“难道真没有其他法子了?”
校长摇摇头。
父子垂头丧气地走出学校,默默无语地一路往家里走。
离村口不远的地方,一个年轻的妇女,带着个五六岁的男孩在割草,牛晓贵一看到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妇女,就认出来了,那是梅香。
梅香弯着腰,手里挎着一个竹篮,小男孩蹲在旁边,牛晓贵和梅香打招呼,梅香抬头见是牛晓贵,客气地回话,见到牛晓贵旁边的牛项,梅香问:“孩子下学了?”
牛晓贵说:“是啊!今年毕业了。”
梅香问:“考的怎么样?考上什么学校了?”
牛晓贵苦笑着,没说话,梅香说:“考不上没关系,学习主要是学习知识,能学到真知识就好,有时候,不能怪孩子,环境不好,造化弄人啊!”
牛晓贵听说梅香以前学生,现在听她说话,果然文绉绉的。
本来,牛项还觉得考不上很丢人,听到梅香的话,心里有些安慰。
牛晓贵叹气说:“孩子考不上学,不怪他不努力,是怪我祖上是地主,一个地主身份害了他,你说我孩子和地主又什么关系,我们是地主,他又不是?”
梅香说:“以前,清朝占据了我们汉人的江山,刚开国,许多地方的官都不准汉人做的,这样过了好几十年,才慢慢地改过来。许多汉人的孩子也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