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回家里。
赵健的老婆死的早,儿子刚六岁就去世了,他一直没结婚,儿子赵兴今年虚岁四十岁,赵兴和赵健不同,他能读书,爱读书,赵健很高兴,很小就把他送到学校。
赵健把军官家里的藏书专门放到一间屋里,赵兴没事就钻到屋里看,起先识字不多,就看书里的插图,后来识字多了就看里面的字,他不喜欢看文言文,而是喜欢看白话文,白话文里他不喜欢看中国的,而是喜欢看外国的。
后来,赵兴在中学遇到一位老师,这个老师喜欢写小说,赵兴就迷上了写小说。那位老师很喜欢赵兴,常常把赵兴的文章当做范文读,时间久了,赵兴对其他科目不感兴趣了,就喜欢语文学科,一门心思写小说。成绩拉下来了,赵健平时看儿子钻到屋里看书写字,以为孩子学习不错。
到了初二下学期,那位喜欢写小说的老师被调走了,赵兴写的小说没有看,更没有人指导。时间久了,赵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初三中考时,就语文成绩勉强合格,其他成绩都不行,拿着初中毕业证回家了。赵健没有责怪儿子,他认为儿子只要用功就行了,至于考上考不上不要紧,修理厂里他说了算,怎么着工作都能安排好。
牛晓贵到修理厂工作时,正好是赵兴毕业。赵健把赵兴安排到修理厂工作,给他找了厂里手艺最好的师傅,可是学了一阵子后,赵兴没问题,师傅有问题了,因为赵兴的心思根本不在上面。
在修理厂里,赵兴跟着师傅学习了小半年,啥都没学会。
上班的时候,厂里规定八点上班,赵兴不到九点,是起不来的,再洗漱一番,吃吃早餐,晃到工作的地方,已经快十一点了。师傅蹲在地上等赵兴,腿都蹲麻了。
师傅倒是好师傅,技术很好,活精细。
可是赵兴学了一个多月,啥都不会,师傅认为他不是个打铁的材料,就让他烧火。
赵兴边烧火,边看小说,他把火也烧得半死不活,火烧不好没干系,可是师傅有问题,烧火关联着打铁,连累师傅打出的铁器,连续回炉好几次。师傅是个湖南人,看着炉子上的铁块子,感叹:“这何时能完工啊!”
最后,师傅只好到赵健那里请辞,让赵健另外找一个人,赵健问为啥?师傅说两人不对脾气,他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