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被几个湖南人看在眼里。
赵兴和牛晓贵学习打铁本来是好事,因为儿子,赵健请牛晓贵吃饭也是正常的,也没妨碍谁,可是几个湖南人看到这一切不高兴了,因为以前他们教过赵兴打铁,赵健没有请他们吃饭,虽然都没教好。但那是结果,开始赵健让他们教赵兴,并没有请他们吃饭,也没有说什么。这本来是怪赵健,可是他们不怪赵健,也不怪赵兴,怪到了牛晓贵的头上。
牛晓贵和赵健一起吃个饭,就得罪了人,这倒是超出了牛晓贵的预料。
修理厂的宿舍是一个大通铺,厂里的工人只要住在厂里的,都睡在一起,晚上大家没事,天南地北的聊着。
和赵健吃过饭,牛晓贵回来时,大家都不说话,牛晓贵没在意,以为大家都累了。推宿舍的门,里面没点灯,牛晓贵没注意脚下,一脚踩进了一个洗脚盆里,鞋子湿了。牛晓贵只好把洗脚盆倒掉,换了一双鞋子。
过了几天,厂里接到区里的一个很急订单,两天内需要打造两百把铁锹,牛晓贵负责打造四十把。
这个任务比较重,工作量很大,大家都争分夺秒的干。
第二天黄昏时,牛晓贵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数了一遍,刚刚好四十把。还教了赵兴如何打造铁锹,赵兴打造了一把,也是像模像样的,和牛晓贵比起来显得略微有些笨拙,用起来也不差。
牛晓贵夸奖了赵兴,把赵兴打造的铁锹收起来,自己留着用。两人出了车间,打算去吃饭,在门口遇到两位湖南师傅还在车间里忙碌着,牛晓贵和俩人打了招呼。
第二天,区里派了两辆马车搬运铁锹,赵健亲自站在厂门口接待,车上下来俩人,都是老熟人,赵健递上烟,两下寒暄几句,抽完烟,点完数目,上车运走,其他的事情和厂里就没有关系了。
在点数时出了问题,其他人的数目都対的对得上,单单牛晓贵的数目对不上,差了一把,那人怕自己数错了,又数了一遍,发现还是少了一把,赵健本来在不远处和另外一个人说话,见到这边的人数了又数,知道可能出了岔子,走过来问:“老侯,咋了?”
那个叫老侯的人笑着说:“老赵,你来数数,我怎么数都少了一把。”
赵健蹲下来数数,果然只有三十九把,就皱起了眉头,问这是谁负责的,一个湖南人说:“是牛晓贵师傅负责的。”
另一个湖南人叫高声叫牛晓贵出来,牛晓贵正在车间里收拾杂物,听到有人叫他,连忙跑出去,赵健赵健皱着眉头问:“牛师傅,咋少了一个把呢?”
牛晓贵说:“我来数数,结果牛晓贵数过后,脸色很难看,果然少了一把。”
牛晓贵心道:“昨天我是数过的啊!”
一个湖南人假装关心地说:“牛师傅再数一遍看看。”
这时赵兴跑出来,问牛晓贵:“老叔怎么了?”
牛晓贵苦着脸没说话,赵兴说:“铁锹数目不对吧?”
牛晓贵点点头,赵兴说:“怪我,昨天我拿了一把,没放回去,我取回来。”
说着赵兴跑回去,把他昨天打造的那把铁锹拿了出来,牛晓贵一眼看出,赵兴拿的,是昨天赵兴最后打造的那把铁锹。
赵兴看着牛晓贵说:“老叔不好意思,害你紧张了一场。”然后把铁锹放到捆好的铁锹里。
赵健松了一口气,瞪着赵兴说:“瞎胡闹。”
数目对上了,区里的人又和赵健寒暄了几句,驾着马车走了。
牛晓贵看着赵兴,表情很复杂,赵兴抿着嘴,瞥了旁边的湖南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