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出去抛头露面的施粥,心里就十分不愿意。
在大宣,虽然说女儿家施粥救民之事是个善举,但是女儿家家的,出去施粥难免会对自己名誉多少有些不好的影响。
在古代,女子的名誉最为重要,若是日后碰上个斤斤计较的婆家,可是能拿着这个事情被别人一辈子指指点点。
好多其他官家府上都是为了表面响应宫内诏令,并不是真心想让自家的千金去那难民堆里吃那苦。
“祖母,我是花府嫡长女,应当领头做表率的…”
家宅府上行善,不论嫡庶,大多是长女为首,花姝音听到要出去施粥,率先开口说着。
只是,还没等花姝音说完,大夫人那边就立马接过话去。
“姝音你不能去,你今年刚及笄,现在不适合去做这样的事情,此事就让着你其他各位妹妹学习下吧。”
花姝音已经及笄了,现在正是在挑选婆家的好时候,这些事情大夫人自然不会想让她去做这些有损名誉的事情。
三夫人见到卫氏那护犊子的架势,心里翻了个白眼。
感情你家花姝音最珍贵,别说我家花清婉没到年纪,就是到了年纪,自己也不能为了花府的善举,就随便把女儿推出去,误了名誉。
花老夫人听着卫氏的话,当下也认同,花姝音是她们花府的长女,自然是要注意一些的。
“嗯,姝音你有这个善心就很好了,这次你就不必考虑了。”
花姝音听到这话,顺从的也是微微点头。
不去更好。
她自然是不想去府外接待那些难民,只是碍于花府长女的身份,不得不先提一嘴,博得花老夫的好感,而现在祖母也这样说,自己就更不会再出面了。
既然花姝音不会出府,那又该让谁代替花府去施粥呢?
眼下府里就只有花半缘和花容亦既没到及笄,年纪又合适。
花容亦听见花姝音轻松的就推了赈粥的事情,众人的目光又都聚集在自己这里,当下脸色都不好看了。
她之前听丫鬟说过,那些难民身份低俗的人,又是逃难过来的,肯定又臭又脏,她才不要去做什么善事,施什么粥呢!
三夫人看着这几个小姐都谁也不做声,思虑了一番就向花老夫人提出建议。
“母亲,要不咱们和别府一样,也找个外面的伙计代理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