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慈善?
慈善是一项活动,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字面意义上,拆开来解读即仁慈与善良。
克利切是慈善家吗?
是。
就如他所说,孤儿的死亡率太高了,80活不到成年。
他开设的甜蜜之家,没有一个孤儿在里面死去。在他的视角,他认为后续教会的接手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就算教会里面存在殴打孤儿的情况,克利切觉得那又怎么了?他见过太多死亡,不知道多少人为了一口吃的而死无全尸。
“皮尔森先生,你认为教会对你说了实话吗?”
爱丽丝有些无力,
“你认为,孩子们只是在里面挨打吗?”
“不然能怎样?杜克神父对我保证了,说他会非常用心的照顾那些孩子。我经常在街上见到出来采买的洛琳修女,修女手里提着的是实实在在的面包和肉。”
“白沙街疯人院那个时候还接受社会援助,有不少心善的好人在教会的号召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克利切很唏嘘,
“唉,我在牢里听到多洛雷斯的名字时都惊呆了,她在我手下乖巧极了,出门乞讨时赚得也多。怎么日子好过了,她反而导致了暴乱,毁掉了疯人院……”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爱丽丝闭闭眼,悲哀涌上心头。
诚然,在听到克利切亲手转卖,促成了疯人院的成立,还将逃出去的孩子们捉住送回去时,爱丽丝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但在克利切满不在乎提及他的身世与经历时,爱丽丝反而不好指责。
这个世界很复杂,每个人都时刻面对着不同的选择。他们的性格,经验,会帮他们做出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
爱丽丝并不知道,在几十年后,将会有一个着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被提出。一个人最底层的需求便是生理需求,即有饭吃,有水喝。
在从小朝不保夕的克利切眼里,疯人院的存在是善。因为他的世界太小,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拼命满足生理需求,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给孩子们提供饭吃就够了。
爱丽丝更知道,最该死的,是疯人院的核心人物,也就是克利切嘴里的那位杜克神父。
克利切只是在做他眼中的最好选择,站在他的视角,他也算仁至义尽了。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克利切未必是得利者,而是被杜克神父用完就被抛弃的棋子 。
“活不下去?不理解……”
克利切愕然。
爱丽丝向后微微仰去,捂住额头缓缓情绪。
疯人院,出逃的女孩,回忆中的惨叫声,杜克神父……
这让爱丽丝感到很疲惫。她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点点纠正克利切的观念,只简短道:
“人不是光吃饭就可以活下去的。你眼中莫名发疯的多洛雷斯,一定是在疯人院里经历了击垮她的事。皮尔森先生,你亲手抓回疯人院的那个女孩,也绝对不会感激你的举动。”
爱丽丝怀疑艾玛就是当年被慈善家捉住送回去的那个女孩,不然艾玛不会莫名其妙问克利切多年前的事。
“她不感激我?谁说的,我看未必。”
克利切撇撇嘴。
爱丽丝频繁提及疯人院不好,语气中暗含着不赞成克利切决定的意思。观念的冲突,让两人的这场谈话走到末尾。
爱丽丝加的柴火已经快要烧完,他们相顾无言,最后是爱丽丝率先离开了起居室。
她心思有些沉重,从侧门返回一楼走廊时,正好撞见捂着手臂慌张的弗雷迪。
爱丽丝看到他从餐厅的方向跑过来,衬衫有些皱,像是被大力拽过。
自从到来后就一直保持着体面的律师难得这么狼狈,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像是后面有鬼在追他。
“莱利先生,您……”
“让开,我现在没心情!”
弗雷迪撞开爱丽丝,继续朝餐厅的反方向快跑,他注意到侧门的存在,一把拉开。
还没走,正摘了帽子抓头发的克利切自然看到了弗雷迪,嘲讽声如呼吸般自动响了起来:
“哟,这不是大律师吗?瞧你跑步的姿势,笨拙极了!”
出乎意料,弗雷迪没有骂回去,只是冷冷道:“闭上你的嘴,我烦了。”
不等克利切还嘴,弗雷迪已经快步朝起居室大门走去。
克利切戴上帽子,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