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在京城周边村庄的水利设施建设初见成效,看着潺潺流水滋润着干涸的农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她心中满是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全面推行改革的决心。回到京城后,林悦便一头扎进了农业和商业改革的具体事务中。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进侯府,林悦就已经坐在书房中,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书冥思苦想。她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地书写着,制定着详细的改革方案。淘淘趴在一旁,时不时抬起头,用湿漉漉的眼睛望着林悦,似乎在为她加油打气。
“淘淘,这次的改革可关系着天下百姓的生计,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 林悦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淘淘的脑袋。淘淘像是听懂了,摇了摇尾巴,舔了舔林悦的手。
很快,林悦便将改革方案递交给了朝廷,并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陛下,如今国家虽暂得安稳,但百姓生活仍有诸多艰难之处。农业是国家之根本,商业是经济之血脉,臣建议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新开垦的土地给予一定期限的赋税减免;同时,进一步降低商业税,促进各地商业流通。如此一来,百姓富足,国家昌盛。”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林悦所言极是,众爱卿可有异议?”
话刚落音,一位身着华丽朝服的大臣站了出来,此人正是户部侍郎王康,他是朝廷中有名的守旧派代表。王康微微拱手,脸上堆满了假笑:“陛下,林大人的想法固然好,但开垦荒地谈何容易?百姓们哪有那么多精力和财力去开垦?而且降低商业税,国库收入必然减少,这恐怕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啊。”
林悦一听,心中冷笑,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礼貌的笑容:“王大人,您这话可就不对了。百姓们并非没有开垦的意愿,只是缺少引导和支持。朝廷可以提供农具、种子,甚至给予一定的补贴,如此一来,百姓们必定踊跃参与。至于商业税,虽然短期内国库收入会减少,但商业繁荣之后,交易量增大,税收总额自然会回升,这可是长远的利益,王大人不会连这点都看不明白吧?”
王康被林悦怼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咬了咬牙,继续说道:“话虽如此,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岂是说改就改的?随意变更税制,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
林悦柳眉一挑,毫不示弱:“王大人,时代在变,规矩也该与时俱进。若是一味地守着祖宗的规矩,固步自封,国家如何发展?百姓如何富足?难道您想让天下百姓都生活在贫困之中,只为了守着那些陈规陋习吗?”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了林悦的话,有的暗自点头,有的则面露犹豫之色。王康还想再反驳,却被皇帝抬手制止:“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林悦,你负责具体推行改革,务必谨慎行事,有问题及时向朕汇报。”
林悦领命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行改革。她派出官员到各地宣传开垦荒地的政策,鼓励百姓积极参与。同时,下令各地关卡降低商业税,简化商队通行手续。
然而,改革的推行远比林悦想象的艰难。守旧势力虽然在朝堂上没能阻止改革,但他们在民间却暗中使绊子。一些地方官员,受守旧势力的影响,对改革政策阳奉阴违,不积极落实。
在南方的一个繁华城镇,当地的富商们联合起来,抵制降低商业税的政策。他们以各种理由拖延交税,还煽动其他商人罢市。林悦得知此事后,决定亲自前往处理。
林悦带着淘淘和一队侍卫来到了这个城镇。刚一进城,就看到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铺大多都关着门。“哼,这些人还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公然抵制朝廷政策。” 林悦心中暗自恼怒。
林悦直接来到了当地商会,商会的会长李福看到林悦,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林大人,您怎么来了?”
林悦冷冷地看着他:“李会长,这镇上的情况我都了解了。你们抵制改革,是何用意?”
李福连忙解释:“林大人,我们也是无奈之举啊。这商业税一降,我们的利润就少了,实在难以维持生意啊。”
林悦冷笑一声:“李会长,您这话可骗不了我。商业税降低,交易成本也会降低,来你们这儿做生意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长远来看,利润只会增加。您这是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小利。”
李福还想狡辩,这时,淘淘突然冲着他汪汪大叫起来,吓得李福往后退了几步。“这…… 这狗怎么回事?” 李福惊恐地说道。
林悦强忍着笑:“李会长,看来连我家淘淘都看不惯您这说辞了。我劝您还是乖乖配合改革,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