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此曹懿定然就是公孙道长口中的大才了。”
“是啊。”
宋江点头应道:“公孙道长还在信中说明,要将他的位置让给此人坐,说是此人的才能远超他百倍。”
吴用平声说道:“这公孙道长行事一向神秘莫测,但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差池出现。”
“故而公孙道长决定的事情,我们自当引以重视。”
“更何况,公孙道长还将天书拿给了此人,这也就意味着,曹懿上山之日,便是我梁山众好汉大聚义之时,这一点当不了假。”
,!
“说得是啊聚义之事已经耽误不得了。”
宋江极为感慨的说道:“可惜公孙道长离我梁山而去,真乃痛失一臂。”
吴用安慰道:“公明哥哥无需感慨,公孙道长本是修道之人,来此梁山亦不过是他的红尘历练,他的离开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他还在离开之时,还为我梁山带来了一位大才,这说明公孙道长依旧心系我梁山,将来也一定还会有见面的机会。”
片刻后。
宋江忽然想起了什么,又略显担忧的说道:“可是这公孙道长本坐第四把交椅,若是突然换了一人坐上去,其余兄弟们怕是会有怨言呐。”
“哈哈哈公明哥哥无需担忧此事。”
吴用笑说道:“公孙道长在山中人缘极好,只要向兄弟们说明,此人乃是公孙道长用大力气请下山来的大才。”
“那么至少在明面上来说,就不会有兄弟敢明言反驳,否则便是落了公孙道长的面子,没有哪位兄弟会这么做的。”
“而剩下的便是交给时间了,只要此人真有本事,兄弟们自然是会服气的。”
“若是没有本事不,公孙道长引荐上山的人,定然有独到之处,我等也不必为此担忧了。”
宋江闻言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在这个问题上再多讨论意思也不大,反正没几日后便能看到人了,到时有几斤几两自然也就看得明白了。
最后便表示,待曹懿抵达梁山泊之时,他宋江定然要亲自到金沙滩去迎接。
说完此事后,便又换了一个问题来商议。
宋江看向吴用沉声说道:“学究,你看这招安之事”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