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在接下来的数日时间里,应当是不会无聊了。
另外他还在房间内,看到了一些鱼鼓、三清铃、道教令牌、法扇等一些道士随身所用的物品。
看来这里的确就是公孙胜之前所住的地方了,而且他下山也的确挺急的,这么些东西都没带上。
随后他转身向床铺走去,打开包袱。
里面的东西不多,除了一些钱财之外,便是那纸度牒与那本天书了。
拿起天书,又在房间中找到针线纸笔,给天书换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封面后,便将其放在书柜之上。
,!
至于那纸度牒,便放置在柜子的最底下一层,今后或许还有能用上它的地方。
很快,有人送来了吃食。
中间堂房内,司马懿与杨再兴在桌前相向而坐。
杨再兴的吃相依旧难看。
司马懿缓缓吃着,也不在意,孩子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片刻后,吃得差不多了。
司马懿喝着热茶,看向杨再兴问道:“再兴,你对你的将来,可有什么想法?”
杨再兴抹了抹嘴,摇了摇头应道:“我也不知道。”
“我原来就想着能带我娘亲和外婆过上好日子可是他们都已经没了”
此时,司马懿算是大致知道了杨再兴这十余年的经历。
原来他自小丧父,他的母亲也并未改嫁,而是带着杨再兴回到了娘家,由他娘亲和外婆将其抚养成人。
日子虽然艰难,但是他的娘亲和外婆,也一直希望他能够苦练武艺,将来也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因为他的父亲,便是在夏国的战场上战死的。
为此省吃俭用,无论多么艰苦,也要让杨再兴有最好的练武环境。
而杨再兴也没有让她们失望,他自小便在武艺上有着过人的天赋,枪法已经是出神入化。
眼看着距离他成年已经没有几年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她们的税赋越来越重,这对于一个只有两个女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自然难以承受。
他的外婆因操劳过度、或是食不果腹便匆匆离去,而后他的娘亲没多久后也相继因此离去。
这也就解释了,杨再兴对于官府为何如此仇视。
因为是过重的税赋,毁了他的小家。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