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卢俊义排第二,与宋江同为总头领,但也并不比他的处境好上多少。
都属于既不管事,手下也无人可指挥的那种闲散人员。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看自身究竟掌握了多少力量。
就像那鲁智深,就算是排在第十三名,那也是绝对的步军头领,武松便是副头领。
这一点是宋江想管也管不了的,因为实力就摆在这里,任谁来也抢不走。
因为他们手下的小喽啰们,本就是他们自己带上山来的,他人又岂能轻松夺过。
司马懿看到这里,将这三山派系的人员划了一个圈,随后又加划了一个圈。
第三个派系,便是来自揭阳镇的头领们了。
分别是李俊、张横、张顺、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等人。
相对于宋江派与三山派而言,这一派就显得松散多了。
若不是硬要分的话,甚至都不能将他们归于一派。
而若是要继续细分下去,这揭阳镇还可分为两派。
是以李俊为首的自成一派,而穆弘、穆春兄弟则是更加向宋江靠拢。
而这一派的人,姑且称之为揭阳镇派,因为他们都来自于此。
揭阳镇派的头领们,掌握着梁山泊的水军力量。
实际上,司马懿并不看重这一派的人。
他们这些人基本都是纯粹的当地地痞出身,身上的江湖气息很重,还更不用说他们这一派本就不稳固了,比之刚才那两派可谓是远有不如。
,!
可是司马懿却是极为看重水军,因为如今的黄河一带的水路十分发达,发达到他难以想象。
在将来若是要在此处干成什么大事,就离不开水军的力量,甚至可以直接一口气将战船开到东京去,如此又怎可不加重视。
而这些人又都是伴水而生,水性那是没的说。
将来在水战上,指不定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即便是天赋强如杨再兴,终其一生恐怕都难以超越。
司马懿对此,微微摇了摇头,在他们的名字上划了半个圈,暂且保留。
不过目前十分确定的是,以李俊为首的那一派,对于朝廷的敌意十分之大。
而且那一个个的也都是胆大包天,宋江早就说了不可伤及官员性命,以免在招安路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可他们就是不听,但凡路过官员,说杀就杀,宋江对此都不好说什么。
除以上三派之外,还有朝廷的降将派。
这一派没什么好说的,之前都是各个地方的将领,是在被抓、被俘之后上的山。
他们一个个的基本都属于孤身上山,没有什么资源力量,手下没有小喽啰,在山中也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或许他们自身都有一些本事,但在司马懿的眼中,目前还没有拉拢的价值,属于工具类将领。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类人的排名都非常之高,几乎与宋江嫡系头领平齐。
论功劳、贡献、资源、资历,都不应如此。
想必这也是宋江的刻意为之,好为接下来的招安做安排。
因为这一类人,都不可能会反对招安。
毕竟只有在朝廷当过差的人,才知道朝廷的好,但凡有机会招安为官,就不会落草为寇。
如此一来,排在前十二名的人,包括他司马懿在内,都不会反对招安。
宋江的第一步,就算基本达成了,可真是煞费苦心。
另外还有卢俊义的派系。
其实这一派的好汉都挺不错,除去卢俊义有着极强的武力之外,杨雄、石秀、燕青等人的实力也都不错。
还有那身手轻盈的时迁,他也应当属于这一派系。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派的人最为和睦,杨再兴那小子就最喜欢往他们那边跑了。
可问题是,这一派的人,包括卢俊义本人在内,在山中也都没有什么话语权。
而且感觉他们这些人也没啥野心,属于是得过且过的那种。
只能说,可以好好相处着,无需去拉拢。
与卢俊义差不多的还有登州派,有孙立、解珍、解宝等人。
这登州派的人全都沾亲带故,关系稳固,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派所比不了的。
不过他们的情况,也和卢俊义派差不多。
可以好好相处着,也无需去拉拢。
而且他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