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赵良嗣刚刚从北方回到东京,又接连与皇宫中的皇帝,以及众要臣商议结盟之事。
听说最后商议的大致结果是,宋金两国会一并攻打辽国,然后共分燕云十六州。
那赵良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东京没待多少时日,就又收拾好东西出发去北方了。
这司马懿本去结交一下这赵良嗣的计划也落了空。
但就从目前所得知的消息来看,也足以推演出很多东西来了。
那赵良嗣说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那就是金国仅仅用了一日时间,就将辽国上京攻下,战力可谓是十分的强悍。
,!
然而从皇帝和众臣的反应来看,似乎都并未将此事当成一回事。
这一点当日朱勔在跟他说起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明显了,朱勔是以说笑的口吻说出来的。
朱勔还说那赵良嗣是为了逃脱责罚,所以才故意夸大了金国人的实力。
不过一群从深山老林中跑出来的野蛮人,再厉害又能够厉害到哪里去呢。
金国之所以能连战连胜,那也是因为辽国自己内部出现了政变而已,所以才让他们捡了便宜而已。
至于那赵良嗣为什么要这样说,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将这结盟之事搞砸了。
这个搞砸了,并不是结盟出了问题,而是条件出了问题。
明明谈的条件是,宋国要燕云十六州,结果赵良嗣却只谈了六州下来,所以夸大金国实力也是为了免掉责罚。
司马懿听了,笑了。
他知道,那赵良嗣所言,绝非虚言。
那些女真部落的人,既然能从深山老林中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
而这辽国怎么说也是立国百年了,面对女真部落的叛乱,不但久久未能镇压,反而自己还丢城丢地,这又是一种实力的表现。
这哪里还需要亲眼去看,这局势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所以司马懿此时的结论是,与虎谋皮,他日必为虎所噬。
想到这里,他就算是真正明白了公孙胜的那句‘北方有变。’
这个北方有变,指的就是即将起势的金人。
于是司马懿的目光,又从舆图的东南一带,移至了北方一带。
他甚至都已经能够想象,待辽国灭亡之后,大宋也将遭到金国南下的巨大威胁。
而如今外强中干的大宋,又能够挡得住有着起势之威的金国吗。
还有那共分十六州,或者六州的结盟条件,这一点就真的很重要吗。
只要有实力,多少州拿不下,没有实力,全给你也守不住。
但很快,司马懿的嘴角微微翘起。
成就大事最重要的天时,就快要来了。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人和。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