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就抬起自己的脚给她看:“会啊,我穿的就是我做的。你想做鞋?那过几天我帮你做一双。”
苏媛看张红霞这么热情,不好意思的说:“我就是看你的鞋穿的舒服,想给我爸妈做一双。你帮我做两双,我拿东西跟你换,行吗”又犹豫的问:“到时候我也跟你学学,给自己也做一双试试。”
张红霞听了不高兴的说:“看你还跟我客气上了,不就两双鞋的事儿,换啥换,要不了多少功夫我就给你做了。”
苏媛一看,忙说:“咱俩关系好是关系好,但一码归一码,再说我还得跟你学着做呢,不是也没给你学费?”
张红霞拿针的手隔空点了她一下,无奈的说“行,说不过你。”又笑说:“你学会了就可以自己做了,下地干活特别费鞋。咱这布鞋虽然不如解放鞋耐穿,但我感觉穿着更舒服,尤其夏天不捂脚”
说好了过些天学做鞋后,时间也不早了,她们也就抓紧时间午休了。
苏媛想做鞋给养父母倒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她已经下乡快1个来月了,之前写的信她们应该收到了,不知道气消了没有,会不会给她回信。
不过不管回不回信,她下乡的时候家里还是给她准备了不少物资钱票,她刚来也没什么好给她们的,只能自己做点什么寄回去聊表心意了。
海市
机械厂家属二院
”向东下班了?怎么今儿中午回来了?”
“吃饭了没?今天食堂啥菜啊?有周师傅的拿手好菜的话,得赶紧让我三小子跑一趟”
苏向东走在家属院里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跟路边闲聊的人打招呼。有的都用不着她开口,就已经聊得热热闹闹的。
这时,只听又有人问:“向东,媛媛下乡有段时间了吧,来信了吗?在那边怎么样?”
苏向东看到是住他家楼上的田婶儿,就笑回说:“田婶儿,劳您惦记,媛媛前些天写信回来了,她在那边适应得还行。”
“好就行,孩子下乡也是锻炼自己,为祖国做建设,你们两口子可不兴再跟孩子置气。以后有机会就回来了。”
苏向东认真听完,谢过大家也就回家了。
等他走后,身后众人也七嘴八舌的聊起来,有的问:“咋的?她们两口子不乐意孩子下乡?”就有人解释说:“他家就媛媛一个孩子,按政策不用下乡的。但不知道因为啥吵起来了,那孩子倒是气性大,看把她妈气的。还自己就报名下乡去了。”
有人恍然大悟:“就说这段时间怎么看着方老师更严肃了,不会是被闺女气的吧?”
苏向东隐隐也能听到别人的议论声,但住在一个院儿里就这样,谁家都没什么秘密。大家倒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是东拉西扯的说八卦,他也不好上去制止。
等他到家后,妻子方雪梅已经做好了午饭,看他进来,就问:“东西寄出去了?”
“嗯,寄了。”他上午已经把给苏媛的包裹寄出去了。
方雪梅听了也没再说什么别的,坐到了餐桌前说:“吃饭吧”
难得中午在家吃饭,平常他们都是在单位吃食堂,小儿子也在学校,中午不回家。
苏向东看了看妻子,去洗了手,拿了碗筷过来。
一边盛饭一边看着妻子的脸色笑说:“雪梅,不生气了吧?媛媛已经知错了,我看她到了那边倒是懂事多了,到时候我找找机会,把她弄回来。”
方雪梅过了这么久了,再大的气也该消了,无奈的说:“哪有那么好找机会,就得让她受受苦,才知道我们都是为了她好。”
又想到她写回的信里说的,还是忍不住骂道:“死丫头,我说什么她都不相信,别人说点啥,她倒是都当真的。”
又气道:“还有那天杀的宋小玉,平时跟我笑眯眯的方姐方姐的,叫的别提有多亲热了,结果就是背后阴人的。唉,也怪我分不清好赖,连累了媛媛。”
他赶紧盛了一碗汤,让她消消气。
方雪梅没好气地瞥了一眼苏向东,也没再多说,舀了一勺放入口中。
苏向东看到这就知道她气消得差不多了,媛媛刚走那会儿气的话都不想说,天天阴沉着脸,他看着都害怕,深怕殃及他这条无辜的鱼。
家里乌云散开了,现在终于能松口气了,说起来这次的包裹还是她收拾的。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他也在信里跟媛媛那丫头支招了,让她下次写信回来说点好话哄哄她妈。
方雪梅看着对面男人喜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