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媛躺到炕上,直感叹,今天真是来这里以来开心的一天了,看望了对象,还磕了西皮,最重要的是她终于有工作了。
可以说这份工作就是她那之前还嫌弃鸡肋的金手指带来的,结果不仅救了她的命,还给她带来份工作。
这怎么能是鸡肋呢,分明是金鸡肋啊。如果它有实体的话,苏媛保不准会抱住一口亲上去。
当然,祁绍的功劳也不能抹杀,要是没有他从中周旋,可能就是几十块钱了吧。
看看,现在即将有了工作,这几十块钱她都有点看不上眼了似得,还说什么“就是”。哈哈哈
兴奋地她翻来覆去的,又跟红霞姐聊了会儿天,当然也跟红霞姐说了工作的事儿,但只是说是祁绍帮忙的。
张红霞当然羡慕了,但好在她很快要回家,还领了村办企业的任务,也有些奔头,倒也没有特别难受。
而且苏媛也是运气好,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这样的机会呢。她也为苏媛感到高兴。
第二天,苏媛早早跟祁绍汇合,由他带着去书店找那位老爷子。然后一起去往供销社办理手续。
没错,县里的书店竟然是归供销社管的。她一直以为是有什么文化行政部门之类的来管理。手续办理很快,因为现在顶替工作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然后祁绍带着老爷子的儿子去往机械厂办手续,因为上面打过了招呼,所以机械厂人事处也没什么异议就给办理了。
而苏媛跟着老爷子在书店熟悉环境,了解书店布置,以及日常怎么吃饭、住宿等问题。
至于更详细得,诸如图书种类、分布,以及如何上架,如何售卖等,老爷子会在店里带她几天,让她更容易上手。苏媛听了自然非常惊喜,连连感谢他。
整个流程非常迅速,还不到下午,苏媛就已经彻底得到了这份工作。在现在的人看来,只要她不犯错误,不主动辞职,根本没有开除的可能,是端上了真正的铁饭碗。
但苏媛内心知道,她不会一直留在这里的。
但不管怎么说,能现在有个工作,还是她之前就羡慕的好工作,是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回到知青点,前两天陆续就有知青离开了,否则她得到份工作的事情绝对会搅得知青点风起云涌。
就这样,还留在知青点的李大伟都眼见着愤恨起来,一起来的知青,怎么感觉只有他什么都不行呢?
王明明只在乎他外公,其他得并不关注,笑着道了喜也就罢了。
刘建国和张华则是前几天离开了。
女知青里只有张红霞明天离开。
林佳还得管着村里这一摊子也没法离开,姚芳芳自觉家里并没有什么人脉,她不会也不敢去向陌生人推销东西,而且路费也太贵,她舍不得,最终权衡之下还是决定不回去。
至于刘丽红,大家就不知道因为什么了。
第二天,苏媛和张红霞一起离开队里。张红霞要去坐客车,苏媛跟着前来接她,帮她拿行李的祁绍一起先去送她。
路上又絮絮叨叨叮嘱了很多,叫她路上千万小心,不要吃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水,不要跟别人走,虽然昨晚已经交代过几遍了,但还是不放心。
实在是看的年代文里,火车上人贩子不要太多啊。这要不是路上还有其他公社的人能搭伴儿走,苏媛简直要后悔劝她回去了。
看来她做什么事情前还是应该考虑清楚,而不是一拍脑袋想出一个主意就去做。以后绝不再随便给人出主意了,心里压力太大了。
幸好供销社还有电话,她让张红霞记下了电话号码,让她到了她们县里不出意外的话是下午3点,一定找邮局先给她来个电话报个平安。
返回路上,祁绍看出苏媛有心事,问她,她也只说没事,只是有点担心张红霞。毕竟她也不能没经过别人同意就把人家的家事随意告知外人。而且她也确实只是担心路上出事儿。
祁绍听了她的顾虑,诧异了一瞬,但想到她第一次来县城就遇到了人贩子,可能才会觉得人贩子到处都是吧。
遂开解她道:“倒也不像你想的那样乱,火车上一直有铁路乘警穿便衣巡查,尤其临近春节,更是查得勤。所以只要她保持警惕,一般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苏媛听了他的劝解,虽然感觉还是挺担心的,但还是打起了精神来,今天可是第一天上班呢。
去了书店,把带过来的简单行李放到书店后面一个小隔间里,这个小隔间本来算是仓库,又被隔出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