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不已。他设法找到清平司的人,花了一大笔银子,终于将柳氏救了出来。两人回到现在二房购置的院子——悦心居。
柳氏回到院子后,赶忙洗漱一番,稍稍恢复了些精神。表哥拉着柳氏,让她坐在自己腿上,心疼地说道:“宝贝,你受苦了,那苏震江怎么就没想办法救你呢?”柳氏无奈地摇摇头:“他没有救我。”表哥一边轻声安慰,一边手不自觉地在柳氏身上游走。两人沉浸在久别重逢的氛围中,渐渐情难自抑。
然而,欢愉过后,柳氏心中隐隐担忧事情败露。而此时,苏震江那边,他的眼线很快将柳氏被表哥救走的消息传来。苏震江心中本就对柳氏与表哥的关系有所怀疑,听闻此消息,疑心更甚。他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来回踱步,思索着如何查明真相,又担忧此事若处理不当,会引发家族风波。
就在苏震江暗自思忖时,调查的人陆续传来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柳氏与表哥关系不寻常。苏震江心中又气又急,暗自思忖:“若这等丑事传出去,苏家的颜面何存,家族的权力传承又将何去何从?”
苏震江得知消息后,匆忙回府。一进府,便叫人去把苏逸风找来。老夫人刚走进来,就听见苏震江找孙子,心里好奇想问怎么回事,可看到苏震江满脸怒容,又不敢开口。很快,苏逸风被带了上来。苏震江吩咐人端来一盆水,准备滴血认亲。柳氏得知后,偷偷在水里加了白矾。血滴入水中后,竟然相融,苏震江见状,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就在这时,苏震江房中姨娘惊呼道:“老爷,这水有问题。”苏震江一愣,问道:“什么问题?”姨娘说着,刺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了进去,说道:“老爷,您把您的血再滴进去看看。”苏震江再次滴血,很快便与先前的血容在了一起。苏震江顿时怒火中烧,拿起身边的东西就朝柳氏打去。幸亏吴姨娘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拦下,柳氏这才逃过一劫。苏震江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写了休书,将柳氏送回了娘家。
柳氏回到娘家后,父母和两个哥哥倒是热情欢迎,可两个嫂嫂却对她很是不待见,眼神中满是嫌弃。
与此同时,大皇子顺利接管靖安城后,在城中好好休息了一晚。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皇子坚毅的面庞上,他早早起身,精神抖擞地准备前往苏震霆将军和将士们打下的第二座城池——宁安城。
大皇子一行人抵达宁安城时,只见城内一片萧索。百姓们望着被战火摧毁的家园,眼中满是无奈与迷茫。断壁残垣间,仅存的几间房屋也摇摇欲坠。镇国军的士兵们已在帮忙清理废墟、搬运木头,试图协助百姓重建家园。张县令见到大皇子到来,急忙上前,神色略显慌张地将城中事务匆忙交接清楚,随后便匆匆离开了。
起初,百姓们对龙渊国的人充满抵触情绪,眼神中满是警惕与不信任。大皇子深知,想要真正收服这座城池,必须先赢得百姓的心。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只有让百姓真正信任,龙渊国才能稳固统治,我身为皇子,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亲自走向堆放木头的地方,搬起一根沉重的木头。身旁的侍卫们见状,也纷纷跟上。大皇子一边搬着木头,一边笑着对身旁的百姓说道:“乡亲们,大家都不容易,咱们一起努力,早日把房子盖好。”百姓们看着这位身着华服却毫无架子的大皇子,眼中的警惕渐渐化为惊讶。
一位老者走上前来,担忧地说道:“殿下,您身份尊贵,这些粗活还是让我们来吧。”大皇子笑着回应,同时伸手帮老者擦去额头的汗水,说道:“老人家,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尊贵不尊贵的。宁安城以后就是龙渊国的一部分,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老者听了,微微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动容。
在搬运过程中,一位年轻的百姓忍不住问道:“殿下,龙渊国的人来了,我们以后的日子真的会好吗?”大皇子放下手中的木头,认真地看着他说:“当然会好。这场战争让大家受苦了,我们龙渊国此番前来,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会减免赋税,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发展生计。”周围的百姓听了,纷纷交头接耳,脸上的疑虑逐渐消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皇子和士兵们一直忙碌在搬运现场,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百姓们被大皇子的真诚和努力所打动,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主动与大皇子和士兵们交流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搬运的速度越来越快。
经过几日的努力,房屋逐渐盖了起来。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大皇子和龙渊国的态度也彻底转变。他们深知,这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