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的漫长时光里,南栖凰、晏碧君以及南墨戌不辞辛劳,整日穿梭于玉麟郡的大街小巷之间,马不停蹄地寻觅着城中潜藏的各类贤能之士。同时夜以继日,全身心地投入到玉麟郡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之中。
周云儿身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她不仅亲身前往各处,耐心细致地抚慰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而且还凭借其温婉亲切的话语和真挚诚恳的态度,成功赢得了广大百姓的心。自此之后,周云儿的威望犹如旭日东升般蒸蒸日上,愈发耀眼夺目,最终成为了玉麟郡万千子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精神支柱。
此时此刻,玉麟郡内的黎民百姓们,已然在南栖凰等一众仁人志士的鼓舞和激励之下,鼓足干劲,齐心协力地重新开垦出一片片肥沃广袤的崭新农田。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些百姓对南栖凰等人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认可,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之所以愿意全心全意地信任并追随南栖凰等人,更多的还是源自于对周云儿的深信不疑。
当下,玉麟郡的种子已经下地,只需要等待,便可以收获这些果实。如今他们的问题,便只剩下商业带来的资金问题了。
不过可惜的是,大周之时,西域贸易盛起,大量商贾通通前往河西走廊,进行对外贸易。
这也导致其余地区的商贾数量锐减,众多商贾因此亏损严重,纷纷抛弃商业,转而从事其余行业。
南栖凰和周云儿静静地坐在郡府之中,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两人面对面而坐,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苦苦思索着如何应对眼前棘手的难题。
周云儿率先打破沉默,她抬起头来,目光投向对面的南栖凰,轻声问道:“南姑娘,你们贵为诸侯,想必应该结识过精通商业之道的能人吧?”
南栖凰闻言,不禁无奈地轻叹一声,摇了摇头说道:“确实如此,我们曾经也认识一些通晓商业的人才。只是可惜啊……”说到此处,她稍稍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之色。
“那些人如今大多都身在殷都呢。况且,他们早就随着我父亲一起放弃从商之路,转而投身军旅生涯去了。所以现在想要依靠他们来解决当前的困境,恐怕是不太可能喽。”说完,她又是一声长叹,眼神中满是忧虑。
忧虑过后,南栖凰双眼忽然变得明亮起来,“我有个三妹,她曾经跟随陈家学习过贸易,尽管只学到一点皮毛,但也应该能够暂时解决当下问题。”
周云儿在此时说道:“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将她接来,怕是要误事。”周云儿轻轻皱眉。南栖凰听后,笑容有些苦涩,她知道周云儿所言极是。
周云儿坐在桌前,双手托腮,眉头紧蹙,苦思冥想着合适的人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她眼前一亮,像是捕捉到了一丝灵感。
“说起来,我倒是想到一个人。”周云儿缓缓开口道,声音中带着些许兴奋和期待,“此人亦是商贾出身,但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在大周王朝还未亡时,他心中萌生出了进京赶考、入朝为官的念头”
说到此处,她稍作停顿,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只可惜啊,最终他未能如愿以偿。然而,就在那时,玉衡之地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亏损严重得令人咋舌。时任县令的梁山程左思右想,忽然就想起了这个人,并果断地将其请到了玉衡,期望他能施展才能,拯救当地那岌岌可危的经济局面。”
听闻这番话,一直静静聆听的南栖凰猛地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盯着周云儿,急切地问道:“我已然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玉衡收入囊中,不知您口中所说之人究竟姓甚名谁?”
周云儿被南栖凰突如其来的发问吓了一跳,原本清晰的思路瞬间变得有些混乱。她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那个人的记忆,额头上渐渐冒出一层细汗。终于,经过一番苦苦思索后,她磕磕绊绊地回答道:“他他好像叫樊樊什么来着?”
南栖凰见周云儿如此模样,不禁微微皱起眉头。就在这时,她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樊悦麟?!”
“哦,对!就叫樊悦麟!你这么快就能想到这个名字,莫非认识此人?”周云儿双眸紧盯着南栖凰。
可南栖凰却在此时面露难色,“认识是认识,只不过……我让他做了我手下的情报兵,他此刻正在中原腹地收集各路诸侯情报……”
周云儿听到这话,脸上闪过一丝失望,“这可如何是好,中原的情报工作也极为重要,总不能把他调回来吧。”
南栖凰咬着嘴唇,思考片刻后说:“或许我们可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