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字排开,熬好的小米粥和白粥略有些稀薄,但还算清香。
再配上几碟小菜,酱黄瓜、咸菜、萝卜干等,便是最简单的开胃早膳了。
“剩了不少米粥,便宜卖你们得了。”主厨的庖子挠挠头,“何必自己动手,徒增麻烦。”
他头一回听说,有人要租用庖厨。
看到是一群穷酸书生,更加不理解。
莫不是死对头派来的探子,想装作不小心炸了后厨,让上元节晚宴泡汤吧?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就借个火儿,还有厨具。”桂枝儿展颜一笑,举起手来。
只见她手中挂钩稳稳地勾着一串肉。
打眼一看它肉质鲜嫩、肥瘦相间、比例适中,定是铺子上最新鲜的猪前腿肉。
“要剁馅儿?”主厨的庖子身形圆润,恰似一座小山。
他将目光在桂枝儿脸上缓缓游移,看到她诚挚地点头,也就挥挥手同意了。
但还是警惕地站在一旁监视。
桂枝儿并不在意他人围观“偷师”,她只专注于案上鲜肉。
简单处理后,她执利刃,手起刀落。
猪前腿肉被分成块儿,旋即,随着有节奏感和韵律的挥刀,肉块又变为肉丝。
在刀刃与案板撞击的清脆声响中,充满了力量。
不过片刻,她改剁为砍。
在雄浑的刀势下,肉丝化为肉糜,逐渐有了馅料的形态。而桂枝儿气定神闲,毫无疲惫之色。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主厨的庖子见桂枝儿搅拌肉馅一气呵成,还用了不少他没见过的配料,顿觉稀罕。
“葱、姜、盐不足为奇。”
“胡椒虽贵重了些,但也常用。”主厨的庖子睁大了眼睛,伸出手一指,“这是个什么?”
小巧玲珑的模样,身形纤细,微微弯曲,似一弯新月。凑近细嗅,还有一股淡淡的海腥味。
“金钩海米。”桂枝儿不吝赐教,“沿海比较常见,咱们这儿用的少。”
主厨的庖子挠挠头,他打当学徒开始数十载,压根就没见过这玩意。
于是愈发瞪大了眼,生怕错过什么步骤。
桂枝儿开始包馄饨。
她手指灵动,轻拈薄面皮,用小木棍舀起一点儿馅料放置皮上,瞬间对折、一捏、一合,动作行云流水。
火苗舔舐锅底,锅中沸水不断翻滚。
在她身后,刚习完早课的书生们,远远观望。
“看着像饺子,又不一样,文景兄你吃过吗?”
“我听闻燕平有一种吃食叫多肉馄饨,做法和这个相似,但鼓鼓囊囊的。”
“有区别。”书生们一致摇头,“先生还是太全面了,我等望尘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