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月泉淮出了门,也不知道去哪了,仆人打扫出了院中闲置的小厨房,大厨房那边也送来了新鲜食材。
寒冬腊月里的,食材的种类并不多。两只羊腿,两条鲜鱼,一篓子活蹦乱跳的虾子,肉食也就这些,鲜菜就更少了,也就只有窖藏的萝卜和白菜。主食倒是不少,一袋白面、一袋粳米、还有些豆类。除此之外就是油盐酱醋若干瓶。
崔臻抱起胳膊,心里有点狐疑,这些食材若说是一天的份量,那吃不完,若说是一个月的,那又太少了。也不知这些菜是采买额外去采购的,还是直接用的月泉淮的份例?
狐疑归狐疑,晚饭还是要吃。
崔臻挽起袖子开始剖鱼,她要让月泉淮见识见识什么叫清蒸鱼!
大厨房的清蒸鱼应该是提前用盐和酱油腌了一会儿,盖上葱姜蒸熟直接就端出来了。但蒸鱼时提前腌制是大忌,盐分会让鱼肉内的水份流失,这是导致鱼肉变柴的罪魁祸首。腌鱼的时候只用泡好的葱姜水搓一搓鱼的内外去去腥就行了。
此外蒸鱼时流下的汁水会让鱼肉变腥,因此在打了花刀的鱼上锅蒸之前,要在鱼下面垫上厚一些的姜片葱段,避免让鱼与汤汁直接接触,蒸好后碗底的鱼汤要倒掉,这个吃不得。
把爆香的葱姜丝盖在蒸好的鱼上,再浇上调好的料汁,最后浇些烧得滚热的油,这样鱼肉的调味才会富有层次感,也不会破坏鱼肉本身的甘甜。
崔臻忍住想偷吃的冲动,转头去搅动了一下另一个小砂锅上炖的甜粥。
东北产的粳米是大米里最好的,米香十足,口感软糯,不仅蒸饭好吃,熬粥更是上品,用粳米熬出的白粥即使什么都不放也会有稻米特有的清甜,她在熬粥时放了一小把红豆和一小块老冰糖,这样熬出的红豆粥是滋味绝佳的美食。
主菜是清蒸鱼,那还缺个配菜。崔臻切了半颗白菜,这个白菜经过霜冻,霜打过后的白菜不及鲜白菜爽脆,但更加甘美软糯,崔臻决定直接醋溜。房间内炕火烧得让人五脏燥热,这调味清爽的白菜最是滋润降燥。
崔臻端着托盘美滋滋的走出厨房准备回屋吃饭,月泉淮就走进了院子。他的目光直接就落在了她手里的托盘上。
月泉淮走近,吸了吸鼻子,还怪香的。
崔臻看出月泉淮眼中的心动之色,很识时务地说:“稍等我把您的粥端过来。”
月泉淮嗯了一下,帮忙接过托盘端进屋,崔臻就返回厨房直接把熬红豆粥的陶罐端了过去。
只是这一下来她身上的衣服就带上了油烟味,可惜现在没别的衣裳换,只能将就着先穿了。
两人在餐桌边坐定,崔臻率先夹了一筷子鱼肚肉放到月泉淮面前的小碟中:“您尝尝我做的鱼与大厨房做的鱼差别在哪里,尝过以后你就知道你府上的厨子做饭能不能吃了。”
月泉淮夹起那片鱼肚肉放入口中,鱼肉好嫩!初入口咸香鲜美,细嚼下去却泛起了优质鱼肉特有的甘甜,鱼肉里浸透了清醇的料汁,顺着被被撕开的肌理流淌在唇齿间,味同珍馐。
他喉结微动,咽下了那块鱼肉。只是让他惊异的是,顺着鱼肉滑入胃部,一股灼热之气顺着胃流入了周身经脉,化作了他的内力,如泉水般在经脉中流淌,让他的四肢他的骨骼他的神志都舒畅了起来。
他又喝了一口红豆粥,这粥同样有此等效果,内力涌现的多少区别只是自己每口吃的多少而已。
饭菜很美味,他很想立刻问崔臻这是怎么回事,但其中进补的内力对他而言更加有吸引力,他顾不得说话,也不顾刚出锅的红豆粥还有些烫口,一勺一勺地往嘴里送。
对于一个厨师最好的赞美莫过于食客把饭吃完。月泉淮吃得很投入,但却不忘保持优雅的吃相。崔臻一手托着腮,一手慢慢地握着小瓷勺搅动着自己碗中的粥,很是欣慰。
不过月泉淮吃得也太投入了点,全程一句点评都没有,虽然崔臻对自己的厨艺有自信,可效果真的这么明显吗?
崔臻低头想去夹一片鱼肉,却发现鱼朝上的一面已经被他吃完了。她不禁莞尔,给鱼翻了个面,夹下一片鱼肉细细品味着。
见月泉淮把碗底的最后一口粥也喝掉,崔臻随意地开口:“吃饱了吗?锅里还有,要不要添点儿?”
月泉淮把碗递过来:“盛吧!”
你倒是自己动手啊!
崔臻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但还是接过碗站起身帮他盛粥。
“菜还够吃嘛,不够的话我再去随便做一个好了。”崔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