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脸色,见没有异常,又大胆道:“赵辉进言,似对英国公在交趾杀伐太重有意见。”
朱棣却顾左右而言他,“坊间有流言,交趾需得如沐家一般,由勋臣永镇,方才能长治久安。你怎么看?”
太子额头有些汗下来:“儿臣以为这事不妥,交趾分离已久,若勋臣永镇,若如唐末旧事,又该如何?是以极为不妥。”
太子指的是唐末五代十国,交州刺史从中国叛离,当时的南汉无力征讨,只能任其独立。
见朱棣点头,太子舒了一口气。
“你那好姑父最近在干些什么?”朱棣发问。
太子道:“也没什么特别的,上值,下值,回家。”
朱棣嗤了一下,“他倒是清闲,朕为了他的封赏都头疼。”
太子连忙表示愿意为朱棣分忧。
“赵辉的功劳吧,按理封个侯足以,但我前脚把公主下嫁给他,他后脚给家里弄了一堆女人,让我脸往哪里放?”
说来说去,朱棣还是为自己面子而已。
“儿臣觉着,封侯就不必了,不如给驸马的职官升上一升,以免有功之臣寒心。”
朱棣同意,又补充道:“火器厂就让他还兼起来,他不在,那一帮子太监不懂,不懂那啥来着?”
太子提醒:“不懂技术!”
“不懂技术!哦对,赵辉所谓的不懂技术,那帮子不懂技术的太监搞得乌烟瘴气的,让他兼差着。”
(画外音,赵辉:没错,老子最懂技术)
赵辉没有等来升迁,却等来了他恢复兵仗局大使、提督火器厂的差遣。
赵辉哭笑不得,刚准备自己印印报纸赚点外快,没想到朱棣马不停蹄就给自己安排了差事。
赵辉来到暌违已久的火器厂,果然如朱棣所说,火器厂真是乌烟瘴气。几个管理(没错,这个官职名就叫管理,脱胎于兵仗局的编制)在火器厂相互争斗,而提督太监只管搂钱也不管事,结果,不仅赵辉走前制定的铸造碗口铳pro max的计划被搁置(即早期火炮,其实就是放大版的火铳),连永乐二式的研发也陷入僵局。
赵辉到后,火速让那几个管理统统滚蛋,整顿管理层,杜绝贪污挪用,提高生产效率,恢复了新式火器的研发。
有个姓王的掌司不仅鞍前马后地伺候赵辉,有管理才能,还颇有些想法。
赵辉觉得这个小太监人真不错,是个可以培养的对象。
便饶有兴趣地问道:“王掌司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
王掌司谦卑地回道:“奴婢单名一个振字,河北人。”
赵辉一口茶喷了他一脸:“你叫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