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从军中挑了个能说会道的上山寨劝降。
结果没想到不过一个时辰,山上就送了个血淋淋的人头下来。
赵辉暗叹一声,对部将道:“厚葬,好生抚恤他家属。”
“传令!出兵!”赵辉下令攻山。
明军开始往山寨上攻。
唐赛儿的卸石棚寨总共占了四个山头,唐赛儿在南寨,山势最高,也最是易守难攻。
不过这种据山而守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相互支援,一旦山脚切断水源补给,山上就只能干着急,坐吃山空这个成语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比如三国的马谡,大概也是犯了这个错误。
赵辉派兵去截断山寨东边的一条小溪,使山寨无法取水。小溪边竟然几乎无人防守,被明军轻松占据。
可见唐赛儿毕竟是一介女流,除了懂点忽悠人的“法术”以外,兵法这一道还是太欠缺了。
赵辉觉着如果唐赛儿放弃山寨,往山东别处流窜,指不定还能闹得更大一些。
赵辉摇摇头,觉得这个对手实在是不够看。
他望向山腰激战的战场,那里是绕山的环形小道,宽不到一丈,盘旋着一直往峰顶而去,白莲教众抵抗十分激烈,明军往上冲了多次,奈何山道狭窄,阵型根本摆不开,只能靠人命往上填。
赵辉有点怀念府军前卫了,奈何这回朱棣没让他调府军前卫,他只从火器厂薅了几十门碗口铳pro max——也就是小炮。
“闪开!”炮手大声道,几名还在往回跑的明军士卒纷纷趴在地上躲避。
“轰!”的一声巨响,几百枚铅丸朝着山路上的白莲教众飞射而去,瞬间扫倒一片教众。
有几个被打在了脸上,疼得难以忍受,在地上直打滚,一滚就滚下悬崖去了。
明军缓缓往前推进。
赵辉的打法很简单,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反正白莲教众也没什么能反击的武器,充其量有点破弓箭,实在不够看。
打了一天,明军往山上推进了好几百步,天色黑了下来,天黑山道上伸手不见五指,无法作战,赵辉便下令收兵,明日再战。
半夜,有个叫耿童儿的小头目摸进营中,向赵辉投降。
赵辉本来已经睡下了,但既然有人来投降,少不得还得意思一下,披上衣服起身。
耿童儿向赵辉透露了山寨中的兵力以及一个重大消息——山寨缺水,唐赛儿打算明日亲自反攻山寨东面的小溪,好获得水源。
赵辉大喜,不怕她下山,就怕她死守,赵辉立即部署,在小溪附近布下埋伏,打算一举成擒唐赛儿。
“你很识时务,回京之后,我定奏明皇上,给你封个锦衣卫当当。”赵辉对耿童儿笑眯眯道。
耿童儿高兴地连连磕头,还问道:“锦衣卫是不是就是站在金銮殿上的金瓜大将军,我看戏里面都这么演。”
赵辉哈哈笑道:“那倒不是,站殿上的那叫大汉将军。”赵辉扫了一眼耿童儿,“你这五短身材,当大汉将军还差了些,就当个锦衣卫也够威风了。”
“谢大将军,谢大将军。”耿童儿千恩万谢地去了。
赵辉心道:“明天可有好戏看了。”
第二天,天刚一亮,赵辉亲自带主力往山寨东面的水源处布置埋伏,就等唐赛儿一头钻进来。而山寨正面,则由部将刘忠指挥攻打环形山道。
赵辉在林中悠然唱道:“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哪知左等右等,却不见唐赛儿出现。
刘忠正指挥着人马攻打山道,今天推进比昨天顺利,明军的战术得当,配合很好,一炮放完立即往前冲,很快就推进了四五百步。
就在这时,却听乱糟糟的喊叫声从林中冒出,一大群衣衫混乱的白莲教众从林中冲出,直扑刘忠。
刘忠猝不及防,登时吃了大亏,周围亲兵被杀散了一大片,刘忠进退失据,只得带领残兵退往一处山坳据守。
唐赛儿率领教众轮番攻打,战到激烈之时,唐赛儿还亲自上阵,接连射杀了几名小将。
眼看刘忠即将战败身死,身后林中忽然一声炮响。
紧接着冲出了上千明盔明甲的官军精锐,他们有的手持火铳,有的手持弓弩,释放完一轮后,即扔掉火铳或弓箭,抄起刀枪,杀了上来。
局面顿时逆转,唐赛儿被前后夹击,陷入困局。
赵辉从林中闪出,笑道:“想要来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