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 第127章 大议国策

第127章 大议国策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有兽焉:玄晖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综漫:技能越来越离谱 萌学园之我替代了预言书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往事尘埃中的故事 斩神:守夜人总教官,开局就无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鬼灭继国家的第三子 海贼,从暴打青雉开始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鬼灭:开局遇到一条鱼

杨荣急道:“禁海可是祖制,你竟敢违逆?”

“元翁,时移世易,太祖当初禁海,一是为了清剿张士诚余孽,二是为了防备倭寇。如今,我在浙江,亲眼看见商人们为了出海与官军战斗,不惜雇佣倭国浪人。长此以往,倭寇只会越来越多。因为只要不开海,则我大明沿海百姓皆人人‘通倭’也。”

杨荣面色凝重。

赵辉知道杨荣有所触动了,便继续趁热打铁:“近来肯定有海宁卫报捷的奏报吧?”

杨荣点点头,“确实,海宁卫上奏,阵斩真倭二人,假倭二十余,缴获二百料倭船一艘。”

赵辉冷哼了一声。

“我中国之民勤劳肯干,出产丰盛,外夷懒惰蠢笨,以我中国之货,换取番夷之金银以济国人之用,岂不美哉?”赵辉劝说道。

(猫头按,再重申一遍,当涉及到外国时,什么朝代都可以自称自己为中国,中国不仅仅是现代词汇。古代的称呼令今人难以想象,明代高丽人、倭国人称呼大明百姓为唐民或唐人,你们敢信?这时候唐朝都灭亡五六百年了。猫头也有很多谬误,哈哈哈,欢迎大家指出。你们的评论我看的,只是回复老是不显示。)

杨荣毕竟是首辅,提出了一个挺专业的问题:“我国之物产,卖至海外,往往价值翻百倍,那若是开海,岂不是中国物产统统都卖给外夷了,我国百姓所用不就会物贵银贱?”

赵辉在心中暗暗给杨荣竖起了大拇指,果然不愧是首辅,还是很有见识的,“所以,开海禁不等于放任不管,需要有市舶司管理进出、需要有海船队护航、需要有卫所兵缉私。”

杨荣这才转而笑道:“我听说郑公公是和都尉一起回来的,都尉一定说服了郑公公吧?”

赵辉嘿嘿一笑,默认了此事。

杨荣吐了口气,道:“不过老夫还是没法帮你,此事事关重大,朝中诸臣一定不会同意。”

此时杨荣马上就要进大明门了。

赵辉问道:“此事元翁觉得难吗?”

杨荣头也不回,答道:“难,难得很呐。”

赵辉暗道:“难就对了。”

转过天,就是朝会,这次的朝会上可热闹了。勋贵这一大帮子人主张继续派大军进援交趾,文臣则以杨士奇为首坚决要求议和撤兵。

这时代的勋贵还没有被朱祁镇一波统统送掉人头,所以文武双方两大集团几乎势均力敌,甚至勋贵武将集团由于嗓门更大,刚开始吵架时隐隐还占据上风。

如果说勋贵武将吵架纯靠物理攻击的话,那文官们特别是言官们吵架那就多靠魔法攻击了,他们往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管他有理没理,没理也能扯出三分歪道理来,常常把武将们驳得说不出话来。

场上一度十分混乱,就差要打起来了。

“陛下,臣另有本奏。”赵辉大声道。

大家终于静下来,想听听驸马今天要说些啥。

“臣以为我国物产丰隆,而缺金银。番夷愚笨不通匠作,却金银穴多……因此,臣以为,应当开放海禁,互通中外有无。”

赵辉这话刚一说完,刚刚还与勋贵们撕逼的言官们纷纷调转枪口,将赵辉批斗起来。

“这是高皇帝定下的祖制,祖制岂可违反?”

“一开海,倭寇必然大兴,沿海百姓还活不活了?”

“货物外贩,获利倍多,那我中国之物产都便宜了外夷,那我中国之民何以所用?不妥不妥。”

赵辉被文官们骂得狗血淋头,勋贵们从来还没见过文官们急得如此跳脚的,这反应,可比出兵交趾大多了。

张辅这时发言道:“先帝既已停罢下西洋,陛下仁孝,也未重开。开放海禁,允民间通商,起初可以只开一两处,设立市舶司,收取榷税(即商税),可补贴国用。”

赵辉连忙补上一脚:“正是如此,开海一年可有数十万贯进项,又免去了通贡时的薄来厚往,于国有益啊陛下。”

勋贵这时才发觉,张辅跟赵辉走一块去了。

他们这才想起,好像赵辉也是他们的人啊,论爵位,他是建平侯,论关系,他是皇亲国戚。

那是妥妥的勋贵啊。

勋贵武将们也渐渐嚼出味来了,敢情赵辉是在给他们摇旗呐喊啊。

有的勋贵这时开始口无遮拦,戳文官们的肺管子了。

“你们为什么反对开海?怕不是影响你们家族走私了吧?”

“你们吵着闹着停罢下西洋,停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大宋御赐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