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现在年龄还不大,他跟糜竺不一样。糜芳看起来孔武有力,更像是一个武将,而非文臣。
当然了,论起文化水平,糜芳肯定也是非常不错的。毕竟糜家巨富之家,糜竺和糜芳两兄弟作为糜家嫡子,从小享受到的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糜竺带着糜芳过来,就是想给糜芳找个事儿干。
“那就让子方先跟着某家吧。”刘平笑了笑说道:“先给某家做个书佐,不知道子仲你觉得如何?”
糜竺一听还有这好事儿?立马就代替糜芳答应下来:“多谢功曹。”
这“功曹”是喊给糜芳听得。
糜芳倒也识趣,恭恭敬敬的向刘平作揖行礼:“多谢功曹。”
“行了,就这么着吧。”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糜竺带来的不是糜芳,那这件事都不值得浪费笔墨。
刘平今儿个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来哪怕是做个样子,也得写一份说得过去的平叛方略出来;二来刘备如今节制三郡,之前的五年计划就得有所调整了。
好在如今武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剩下的便是以武都为起点,将陇西和汉阳逐步改造。边地不像中原地区,三郡之地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个县。
如果算上胡人,三郡之地能够一百多万人口。如果只算汉人的话,三郡之地加起来可能也就三十来万人口,现在可能汉人都不到三十万。
但是刘平不在意,什么羌人、胡人、鲜卑人只要给他干活,那都是他的子民。华夏入夷狄则夷狄,夷狄入华夏则华夏。
刘平看重的不是血脉,而是身份认同。只要认同自己是汉人,那你就是汉人。不是说非要是汉族才能是汉人。
刘平生平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种族歧视,另外一种就是非黄种人。
汉阳郡是凉州刺史部所在地,凉州第一富庶的地方。如今的凉州刺史耿鄙就在汉阳郡郡治所在冀县。汉阳郡一共有十二县,除了冀县还有上邽、獂道、望垣、略阳、显亲、成纪、阿阳、西县、平襄、勇士、陇县十一县。
其中上邽和陇县本来属于陇西郡,后来划给了汉阳郡。
毕竟是凉州刺史部所在,牌面还是得有的。
至于陇西郡,可以说是整个凉州最穷的郡。虽然郡内有十一县,但是大多穷困。全郡上下在册的人口都凑不齐十万人。就算把不在册的也算上,估计也就不到二十万人的样子。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陇西郡这一块刘备军可以毫无压力的接手,军政大权都可以牢牢掌握。但是汉阳郡就不一定了。
凉州刺史耿鄙还在,他才是如今凉州最大的那一个的。刘备虽然被封为征西将军,有节制三郡的权力。但是耿鄙肯定不会轻易交出手中的权力。
最多也就是鼎力相助,但是想要直接插手汉阳军政,那就困难了。
“这汉阳郡的事儿还是得落在傅燮身上。”刘平心中有了计较。
不管怎么说,傅燮那可是汉阳郡郡守,真两千石的官职。而州刺史呢?真要闹将起来,州刺史不过是个六百石的微末小官罢了。
只有监察权而已。
傅燮若是铁了心的跟刘备一起走到黑,那么在理法上,是站得住脚的。
当然了,现实情况是,州刺史虽然官职低了一些,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刺史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州之地的话事人。只不过名不正言不顺罢了。
后面刺史改州牧为何会如此顺利?其实不过就是将刺史现在就有的权力给合法化了。
关键的是,这刺史和州府...在两汉期间经常变来变去,武帝的时候还有刺史呢,西汉末就变成了州牧,等到了如今,又是刺史。
简单地说,朝廷强大,那么就是刺史;朝廷罩不住了,那就是州牧。
“不过这都无所谓。”刘平盘算着:“如今这耿鄙也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整个凉州刺史部,北边全都是叛军,他能管辖的也就汉阳、安定、陇西、武都四郡。但实际能掌控的,估计也就汉阳和安定两郡罢了。”
“陇西李参是个聪明人,他肯定知道该怎么选。但是傅燮....这人饱读诗书,又武艺娴熟,是个允文允武的人才。只不过他有些愚忠.....”
“得给他下个套.....哦不对....玄德说这叫用诚意感动他。”
琢磨着有个差不多的之后,刘平整理了一下思绪,先把平叛方略写了出来。其实也没什么好写的,就是分析了一下敌我实力,双方面临的困难,以及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