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但是呢这么多人都在查这件事,恐怕你今天动手查,明天上午皇甫家就得找来了。”
“这....”
刘平摆摆手道:“调查不行,就让他们自己说出来嘛。”
“自己说出来?什么意思?”杨阜有些纳闷。
一旁的刘信却眼睛一亮,然后道:“三哥,你是不是打算用计让皇甫家心甘情愿的把你要的信息给吐露出来。”
“你有办法了?”刘平看向刘信,这小子的人设貌似不是智慧型啊。
“哪有。”刘信摇摇头:“某就是知道你啥意思,但是怎么让人说出来,某可想不到。”
刘平又看向杨阜。
杨阜一直在皱着眉头思索着,显然他被刘信一提醒,也知道了方向。但是光知道方向不行,还得想到合适的办法才可以。
刘平也不着急,等着杨阜。
一旁的刘信抓耳挠腮的,想要问,但又不敢开口,属实有些搞笑了。
“行了德邦,这就不是你该动脑子的事情。”刘平无情的吐槽了一句刘信:“你只要负责做事儿就行,动脑子这事儿,少做。对你脑子不好。”
“三哥,你这话咋这么埋汰人呢。大兄可是说了,只要某认真学,以后会跟你一样厉害的。”刘信有些不服的说道。
“他骗你的,你也信。”
“哼!”刘信不说话了。
杨阜想了半天,像是想到了法子,试探性的说道:“功曹,某有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您听听看?”
“且说便是。”
杨阜沉吟了一下,很显然是在组织语言,然后缓缓开口说道:“某觉得如果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获得咱们想要的信息,最好的办法是咱们真的跟这些人接触一下。”
刘平点点头:“继续说。”
“所以,某就想,只要吾等能够创造一个让皇甫家年轻一辈跟我们待在一起的机会就行。这件事还得功曹帮忙才是。”
刘平笑了起来:“你说,某肯定帮你。”
“某想以功曹的名义,宴请皇甫家的年轻一辈!”
刘平不置可否,而是问道:“那么理由呢?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某觉得不想要理由,如果非要的话,那就说是想要联络一下感情,这样如何呢?”杨阜回道。
“你全权负责,德邦辅助你。”刘平没有说好还是不好,而是直接交代了下去。
“喏!”
杨阜和刘信两个人同时答应。
“去吧。”
他俩离开之后,刘平摇了摇头,这事儿压根就没必要这么麻烦。但是杨阜既然有办法,那就让他去做,年轻人嘛,多磨练一下,就会成长的。
这事儿若是让刘平自己去做,那就随便找个人多的时候,点评一下皇甫坚寿,然后带一下节奏,老百姓们一定会把皇甫家出名的几个年轻人都说出来的。
......
皇甫家年轻一辈,嫡庶都算在一块,十五以上的男子,一共有七人。有趣的事儿,这七人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是辈分最高那一位,皇甫黛君见了都得叫叔叔。
最小的那一位,是皇甫黛君的侄子。
但是这在大家族里很是常见。
家常便饭,刘平跟皇甫黛君出席,大家热闹了一番。结束之后,刘平将杨阜和刘信找来,笑着问道:“你们觉得这七个人怎么样?”
刘信抢先说道:“只能说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说的话某一句都听不懂。”
刘平没管他,而是看向了杨阜。
杨阜想了一下,然后道:“多为庸人,志大才疏者占多数,仅有皇甫寿成一人,可堪造就。”
刘平满意的点点头。
皇甫寿成便是七人中辈分最高的那一位,但是年龄却最小,上个月刚满十五岁。这位颇有将门子弟的风采,沉稳而寡言,每次开口往往一语中的。
“那你觉得谁最不行呢?”刘平又问道。
“这个不用问义山,某知道。”刘信又是先开口:“跟某离得最近的那个,皇甫了。某觉得此人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废物。”
这一次杨阜跟他同样的意见:“这皇甫了是皇甫家嫡子,皇甫坚寿最小的弟弟。但是从小颇受溺爱,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子。才十几岁的年纪,便在朝那县惹下了不少祸事。”
“好在皇甫家门风还不错,还没有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来。”
刘平点点头:“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