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撑不住的。别说武都了,就是有朝廷支持的董卓军,也不一定能够撑到最后,朝廷现在也不好受。
反而叛军简单多了,就食于野就行。打不赢就跑,回到金城郡,甚至退回草原,退回高原上都是可以的。舔舐好伤口还能再杀出来。
说白了,凉州无法养活这么多职业军人,偏偏没有这么多人的话,根本就弹压不住这周边的胡人们。不然的话朝廷前两年也不会有人商议是否还要凉州这种事情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刘宏病了,估摸着也就这一两年活头了。为了朝廷稳定,凉州这种地方,肯定会被朝中大臣和刘宏战略性放弃的。
朝中大臣想要的是中央稳定,刘宏想要的是权力顺利交接。
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凉州反而不重要的。反正就算凉州没了,光凭这些叛军,也很难打进三辅,威胁洛阳。
而这个情况刘平知道,李相如也明白,傅燮也清楚。为什么黄衍轻而易举的就跟了韩遂了?人韩遂都没去打他。就是因为黄衍作为一个两千石大员,也明白当前的情况,跟叛军死磕是没有意义的。
能守住自郡城便是胜利。
偏生耿鄙看不明白,又或者说他也明白,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比方说纠集了六万多人抵抗韩遂,比方说命令黄衍率军偷袭叛军北部。
酒泉才多少人口?郡兵都凑不出两千人,让黄衍去偷袭叛军?
那不是纯纯送人头吗?
如今的情况,最好的应付方式,就是固守。将叛军堵在金城,就是胜利。
刘备也好、董卓也好,都是这么做的。
可现在,必须得打了,不然叛军真的吃下了耿鄙的六万多人,到时候不管是董卓还是刘备,都得被迫退出凉州。董卓退出凉州无所谓,大不了回他的并州。刘备退出凉州,可就凉凉了。
所以这一次出兵北上,本来应该守家的刘平,也跟了过来。
历史上,韩遂的叛军,可是一直活跃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没有点本事的话,怎么可能和曹操对峙之下,坚持这么久?
他不跟过来,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