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自然不可能想这么多。
这些都是刘平原本就要做的事情,只不过原本的计划不是现在做,现在拿出来也是因为有需要。
按照刘平原本的计划,要等到十常侍之乱之后,刘备能够彻底控制凉州或者任意一洲的时候,才将这一揽子计划拿出来。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眼下就得解决没钱的问题。
本质上来说,最好的解决没钱问题的办法,就是找有钱的人要钱。
当然简单粗暴的开口去要肯定不行,那就得想法子让人心甘情愿的把钱给你。
钱庄,或者说银行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可以让人心甘情愿的把钱给它,然后它用着别人的钱,挣自己的钱。做什么生意,能有靠钱生钱更赚钱的?
“白银?”刘备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就算如此,还是需要派人去宣讲,而且什么时候能见效也不一定。”
“还有就是铸造钱币这一点,咱们没有铜矿,怎么铸造钱币呢?”
本该做个人形木桩的皇甫了也忽然开口问道:“如果百姓不相信不愿意存钱怎么办?新铸造的钱币如果无法流通起来怎么办?”
刘平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想要把这事儿落实下去,得把在场所有人的都说服才行。当然,主要是刘备、李相如和傅燮这三个人。
刘备是大当家的,他不点头啥事儿都干不成。李相如和傅燮两个人是郡守,真要推行下去,这两个人肯定是要负责政策落地实施的。
“某一点点的给大家解释。”
顿了顿,刘平开始了长篇大论。
“先说铸造新币如何流通的事情。”
一种新的货币出现在市场上,如何能够流通起来?问题不在于货币本身如何,而在于这种货币能否被百姓认可。不是说你把钱造出来了,然后发给百姓就完了。这一定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举个例子,凉州南部四郡,需要的铜钱流通量不会超过两亿。眼下市面上大概有不到一亿钱,也就是说处在一个通货紧缩的状态。
钱更值钱。
那么,刘备想要铸造铜钱的话,最多铸造一亿钱,将通货紧随给解决掉。只要通货紧随解决了,那么经济就会快速运转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总量的提高,当然不可避免的钱会比以前不值钱。
略微超出一些,造成一点点的通货膨胀,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
为什么?一是大家手里的钱都多了,敢花钱;二是会给百姓一个错觉,那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会想着赶紧花掉。不管是买东西还是置业又或者将钱投入到商业当中去。
这就会促进经济发展。
那么货币购买力随着经济发展会逐步下降这个事儿,是真的吗?
纯粹的从购买力上来说,是真的。但是!这个要看量的!如果你只有一千钱,那么通货膨胀对你的影响会很大。如果你有一千万钱,那么通货膨胀对你来说没那么重要。因为....购买力的下降不会影响你是个千万富翁的。
毕竟一个强有力的合格政府,是不会让通货无限膨胀下去的。
通货也无法无限膨胀,膨胀到某一个点之后,经济崩溃,政府也会直接崩溃的。
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在不让通货迅速膨胀的情况下,完成新币旧币的更新呢?
让新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首先,官府肯定要明确告知百姓,新铸造的货币是可以流通的,并且是有购买力的。但是官府不能直接规定货币的购买力是多少。这玩意只能交给市场来决定,但是官府可以引导。举个简单的例子,平粮仓收粮用新币结算,一石三十钱。那么百姓就会对新币的购买力有一个推算。具体购买力是多少,就要看流通中百姓的使用率等多个方面了。
其次,当新货币被接受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把货币合理的送到百姓手中,让货币能够在市面上流通了。这个事儿,也好解决。首先,所有百姓存到钱庄里的都是旧货币,等去取的时候,用新货币结算。这一点肯定只能一比一结算。
在这一部分里,刘平还有个挣钱的计划。百姓手里收回来的旧铜钱,融了之后重新铸造成新币,新币中可以掺杂其他更便宜的金属。只要能做到一枚新币的造假成本低于一枚旧币。那么光是更新通货这一个计划,就能解决凉州南部四郡三五年的财政问题。
除了钱庄里面,以旧换新之外,还有两个部分作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