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
益州方面的守将是刘德然的苦主之一,陈留人吴班。
吴班这个人,出身还是不错的,陈留大族出身。他爹吴匡以前还是大将军何进的马仔。只不过何进在这本书里的戏份不多,杀青的也快。
吴匡带着两兄弟投奔了刘焉。
跟原本历史轨迹相比,吴懿和吴班两兄弟发家的比之前要早一些。此时,奉命驻守剑阁县的吴班已经接到了剑门关陷落的消息了。
“特码的,烦死了。”吴班有些郁闷的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有烦心的理由,因为他不明白,剑门关是怎么被打破的。当初修建剑门关的时候,那些人是怎么说的?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这特娘的已经被攻破两次了!
两次。
啥也不是。
“剑门关都这么轻易的打下来,我这剑阁县也不一定能扛住啊。”
扣扣。
有人敲门。
“进来。”
这么有礼貌的人,只有他吴班的好兄弟了。他这个人以豪爽侠义着称于世,算是破产版的袁术。麾下都是一些江湖豪客或者鸡鸣狗盗之辈。
只有一个人,彬彬有礼且智谋甚远,武艺娴熟,深得他的信任。
“剑门关的事情已经查明,刘备军是靠着一种名为震天雷的新式武器,拿下的剑门关。”
.......
南郑。
“益州的情况,比吾等想象的要复杂多了。”荀彧拿着情报道:“眼下是因为有吾等在,所以他们在团结一心。”
刘平对益州的情况并不了解,也不说话,等着荀彧继续说。
“益州被打下来是必然的,不过打仗是大王他们的事儿,怎么接手、经略益州就是吾等的事情了。”荀彧继续说道:“在彧看来,想要稳定益州,需要平衡益州内部的派系。”
“说说看。”听到这个,刘平来了兴趣。
荀彧点点头道:“德安应该知道阳城侯是怎么去世的吧?”
阳城侯就是刘焉。
刘平摇摇头:“不知道啊。”
荀彧闻言一滞,然后道:“死于背疽发作。”
哦...可能是破伤风吧?刘平这样想的,但还是问道:“这又如何呢?”
荀彧继续说道:“刘焉入蜀之后,治所在绵竹下,后来才改到成都的........”
刘平静静的听着荀彧简单而又清晰的将益州的情况剖析了一番。他还是挺佩服荀彧的口才的,说的就跟亲眼见过一样,而且开头竟然是用刘焉死因引入。
不像是在整理情报,感觉更像是讲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大概意思就是,刘焉一共是个儿子,刘璋是刘焉的小儿子。按照道理来说,这个益州牧是不可能轮到他的。
刘焉的长子和次子都在洛阳,还在朝中任职。因为历史已经变了,本该被弄死的这老哥俩还活的好好地。
老三虽然也在益州,但是老三命不好,病死了。
刘焉因为背疽发作,朝廷还是派了老大回来的。那会儿刘焉其实已经想要让老大继承他的家业了。老大回来也有这个意思。
而刘璋呢?他这个人吧,宽厚仁义,没什么野心,跟他大哥不能比。他也觉得老大回来当家做主更好一些。
老大叫刘范,他是什么官职呢?有一说一,就从官职上来说,刘范吊打如今小皇帝的谋主荀攸。
刘范是奉车都尉,秩比两千石,帝国高官序列。
有能力,有见识,也有野心,还有自己的一票心腹。刘焉觉得刘范行,刘璋也觉得大哥牛批,刘范也觉得自己真的是天选之子。
老二刘诞一个小小的六百石治书侍御史,还是老老实实在洛阳当人质吧。
但是有人不愿意啊。
益州的这些官员们,本来都想好了,老四好控制,是个耙耳朵,就他了。你特娘的刘范来了是什么意思?
于是乎,兴冲冲过来的刘范,连绵竹县都没有走到,就被拦住了。
等他来到成都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刘老四已经成了益州之主。
对此,刘范只能留下一句话,愤而离开。
“老四,你真能,你咋不改名刘能呢?”
而把刘璋抬上来的人是谁呢?赵韪(wei三声)。
益州巴西人,老早就跟着刘焉混了。后来出息了,成了益州高官,刘焉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