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 第2章 前头带路

第2章 前头带路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有兽焉:玄晖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综漫:技能越来越离谱 萌学园之我替代了预言书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往事尘埃中的故事 斩神:守夜人总教官,开局就无敌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鬼灭继国家的第三子 海贼,从暴打青雉开始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鬼灭:开局遇到一条鱼

成立的邮政衙门、为了科举和普及教育单独成立的教育司等等。

军事方面也是一样,专门配备了宣教司,其实就是培养政-委的衙门。

除了这些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官方需要管理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行政体系的改革和细化是不可避免的。

刘平只不过把这个事情给稍稍提前了一些而已。

他开口定下调子之后,剩下的就是讨论具体的部门划分,以及相应的人员配置了。

一群人整整商量了一天,才算有了一个初步达成一致的方案。

吏户礼兵刑工,还是出现了。兵部独立出来,当军部用,没有军部这个说法了。同时,后勤部并入到了户部当中。

这算是刘平做出的让步,但既然让步了,肯定就有其他的回报。

六部同属于文官体系,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刘平趁机提出了一套新的武将官职体系,仍独立于六部之外。

急切之间,刘平也没有太好的想法,直接提出了要建立都督府,设左右二都督负责统领所有军队,其下是同知、再下是佥事。

荀封等人则认为,可以是可以,但是官员选调、升迁还是要通过吏部和兵部。

刘平则表示,都督府只需要对刘备负责,由丞相监督即可。

见刘平坚持,荀封等人也就没有得寸进尺,算是认同了这个方案。在这件事上,世家几乎都是下意识的统一了战线,只不过有些人态度坚决,有些人态度暧昧罢了。

全程都力挺刘平的,只有农家和小地主阶级出身的一部分官员,以及元从派和所有的武将。

但在具体各部尚书的安排上,世家内部又开始互相打擂台了,让刘平觉得好笑。

目前初步的方案,礼部尚书,选的是郑玄。这个人选不是刘平定的,也不是百官们商量出来,而是刘备自己提出来的,而且很是坚定。

眼下毕竟是‘中场开香槟’,所有人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所以斗争并不激烈,对刘备也全都非常忠诚和支持,因此没人跟刘备呛声。

郑玄就这么水灵灵的成了礼部尚书。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户部尚书这个人选,争抢的很是激烈,凉州世家推出了皇甫嶐、李参两个人出来,关东世家则推出了司马防和荀封两个人出来。连一直低调的益州世家官员也跟益州东洲士联合起来,推出了张肃和吴懿两个人。

最终定下来的户部尚书,是皇甫嶐。

皇甫嶐这个人选,是目前来说最好的人选了。因为刘平接下来要发展益州,需要户部的支持,没人比皇甫嶐更合适了。

凉州世家拿下了户部,随后吏部尚书就没有参与进来,转而支持起了元从派。但是元从派属实有些尴尬了,能拿出手的人是谁呢?简雍和虞应两个人。

简雍肯定不能去当吏部尚书的,他现在是情报头子之一,没有那个时间。至于虞应,出身、资历也都是足够了。

而且有元从派和凉州世家双重身份,坐稳吏部尚书还是没问题的。

但能力上,虞应要打个问号了。有一说一,除了是刘备的小舅子之外,虞应这几年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出来,只能说平平无奇罢了。

但政治博弈就是这样,刘平需要一个自己人做吏部尚书,在他的支持下,虞应成了吏部尚书。

六部去其三,剩下兵部、刑部和工部。

但让刘平想不到的是,兵部和刑部大家争的热火朝天,等到工部的时候,反而没人争了,所有人都跑开了出身、小团伙开始正儿八经的分析谁最适合了。

最终,兵部尚书给了荀封、刑部尚书给了司马防。

为了平衡内部、同时也为了让益州本土官员放心,刘备拍板把工部尚书给了蜀中大将吴懿。

至于都督府,左右都督分别是关羽、张飞。

这一点没人说什么。

不过这就是大概商量出来的,更具体的还没有商量完,当天所有人都留宿在王宫中,第二天继续商量。

这也是刘备集团特色了,大事儿谈不完,都别想回家。

.....

晚上,刘平正在整理自己的床铺。作为刘备集团实际上的二把手,他还是能在王宫里享受单人间的待遇的。

正整理的时候,有人来敲门。

“进来。”

门外的人并没有进来,而是隔着门说道:“侯爷,大王有请。”

刘平整理床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大宋御赐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