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
张家,张松和张肃两兄弟正在商议。
“对,两成。”张松点点头:“这件事肯定是要同意的,丞相既然开始做了,那就一定要见到成果的,吾等作为第一家,要么同意,要么被同意,没有其他的选择的。”
张肃闻言点点头:“某也很清楚,只不过两层规模和二百多顷土地.....”
“从收益上来说,差不多。而且丝绸生意肯定会越做越大的。”张松回了一句:“前提是,咱们的这位大王,日后能够坐上那个位置。”
“是啊。”张肃颇为感慨的说道:“咱们这位丞相,手段还是高明,一旦吾等同意了,那么就必须倾尽全力祝大王坐上那个位置了。”
“吾等本就要如此做不是吗?”张松笑呵呵的说道。
张肃听了这话,也笑了起来:“说的也是。”
“那兄长是同意了?”
“没错。”张肃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同意就不要婆婆妈妈斤斤计较了。”
“兄长的意思是?”
“只要一成,张家所有的土地、人口都交给汉王。”张肃认真说道。
这倒是让张松有些惊讶了,笑着说道:“没想到兄长竟然有如此魄力。”
张肃看了一眼张松道:“咱们少要一点,丞相后续的工作就更好做。某估计的不错的话,如今的漆器、琉璃等都会拿出来跟世家做交换。吾等少拿一些,就相当于给他们立了一个基本的标准。”
“一成的丝绸,能换二百多顷土地。”
“这就意味着,丞相可以靠现有的这些东西,拿下更多的世家。”张松接过话头:“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多的实力....”
“行了,你照办就可以了。”
“知道了,某这就去户部。”
.....
张家的条件,交到刘平手上的时候,他笑了起来。不过还是要求户部,仍旧按照两成的规模给张家。
毕竟张家这个态度,刘平是不可能让张家吃亏的。不光如此,刘平还计划等到明年的时候,让张松做户部尚书。
这也算是一种回报。
就是有点对不起荀悦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现在荀家摆明车马了要跟刘备对对着干。说实在的,荀悦还能留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主要还是看刘平的面子。
作为荀家弟子的荀彧,现在都去给刘备当秘书了,看似升官了,其实本身的权力小了好多。
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跟张家达成交易之后,户部跟张家对接丝绸生意的事儿,丞相班房这边,则以董川为首,去接手了张家的所有土地和佃户。
张家一共有二百多顷耕地,佃农三百多户,一共两千来人。
董川来的时候,张家已经安排好了对接的人。
“官爷,咱们这些佃户以后怎么办?”
走在田垄间,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汉子壮着胆子问了一句。
董川站定,看向了开口问话的那人。
那人见状缩了缩脖子,想要往后退。
董川笑了笑道:“以后这些地,会按照人头分给你们的。”
众人听了,并没有多开心,只是稍稍松了口气。董川也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之所以给世家大族当佃户就是为了避税。
甚至很多人都是连人带耕地都给了张家。
因为这样,除了交给张家的租子之外,其他的各种苛捐杂税都可以避免。
其实是变相的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董川也不多做解释,后面自有地方官员来告诉这些人,如今的税收政策,到时候他们就会打从心底里感谢汉王了。
带着人将所有土地做了测定,随后将耕地总面积的数据记录在案,记录了两份。一份要放到丞相班房,另外一部分则放到地方。
地方会根据这份数据,划定这些百姓们的耕地面积。同时也方便日后收粮食税。
都弄完,已经是三天之后。
董川带着卷宗回到丞相班房,将情况一一说明。
张家是非常配合的,董川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
“一共给张家留了一百三十亩地。”董川又说道:“但是也说明了,这些耕地该交税也是要交税的。张家也都同意了。”
“户部张侍郎的意思是,这一百三十亩地也可以不要。但是属下还是给他们留下来了,毕竟一点儿土地没有,也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