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里面牵扯到了很多。尤其是户部,肯定是不会愿意的。
但也有很多人会愿意的。毕竟一个部级单位,意味着更多的高品官位。
同样的还有隶属于工部的格物司,这个也应该提一个级别。也就是说,等到建安二年的时候,刘备势力会变成丞相府加八部加都督府的中枢机构。
当然这只是刘平的想法,具体能不能成,还要商量。户部和工部肯定会有意见,毕竟权力被分走了。
除了这两个衙门的提级之外,内部的产业规划也要做调整。
如今刘备势力,也不光是刘备势力,整个世界都一样。产业的主体都必然是农业,毕竟人口一直在增加,温饱问题没有哪一片土地上的人能够在这个时候解决。
目前刘备势力在农业方面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耕地面积的问题,也不是生产工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时间。
这么多年下来,格物司在技术上的进步,让刘备势力的农业生产能力翻了一番。以现在刘备治下的人口规模,加上格物司的技术革新,以及从胡人那搞来的大量的牲口。
完全可以耕种五亿亩的耕地,甚至更多。
就目前益州的百姓来说,一人一牛一台曲辕犁可以干之前二十个人的活。这对生产力的提升简直就是爆炸。
不光如此,得益于铁矿的产量增加,铁制农具也逐渐普及,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
也就是说,现在刘备势力需要时间去开垦更多的耕地,至少也要有三亿亩才行。
那么有这么多地方开垦吗?
完全是有的。
此时统计的亩跟后世的亩不是一个概念,大概只有后世一亩地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积。刘备势力目前的耕地总面积是两亿多一些,换算成后世的面积,其实也就是七千多万亩。
说实话,还没有四川一个省的耕地面积多呢。
大片的未开发土地在等着呢。
按照后世的耕地面积来算,就目前刘备统治区域,至少可以开垦出来四五亿亩耕地,换算成现在的面积,那就是十几亿亩。
当然了,受限于技术条件等因素,有些地方后世能开发,现在开发不了。但,保守估计,按照现在的亩来算的话,能开垦出来十亿亩。
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人手。
仅靠如今这一千多万人和现有的技术条件,十亿亩真的开垦出来了,也料理不过来。
生产资料都是慢慢累积的,急切之间是搞不定的。
但,接下来的计划肯定是要做的。首先就是确定下一个五年计划的耕地总面积目标。
如今是两亿出头,五年之后,肯定要有三亿亩的。三亿亩地,是刘平的底线。以现在的粮食产量,一亩地平均产量已经来到了三石八,接近四石了。
黄巾之乱之前,大汉的耕地总面积在七亿亩左右。当时的亩产拉平均肯定是不到三石的。
这样计算,只要刘备势力有三亿亩耕地,加上大汉其他地方还保有的耕地,那么粮食产量就能达到当初的产量,勉强可以维持五千万人口的水平。
那时候再去打大决战,哪怕影响了部分民生,至少在粮食方面是有保证的,可以在平定天下之后,丝滑的过渡到高度发展的阶段。
而不是要等上个十年八年的,休养生息。
那时候老兵、精兵年龄都大了,大汉的军队战斗力就不在巅峰了,影响刘平饮马密西西比河。
当然,除了耕地面积之外,还有农作物的调整。刘平打算拿出半成的耕地,建立国营种植场,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水果、蔬菜之类的。
具体的还要跟各部门商量。
再之后就是畜牧业。这里面分为两个部分,普通畜牧业和马匹。马虽然也是畜牧业的一部分,但肯定不能混为一谈。
这事儿,交给都督府去研究就行。而且都督府也一直在做这件事,在凉州就有不少马场。
普通畜牧业这部分,一是扩大养猪场。如今在成都、武都都有工部的养猪场,就以现在的水平来说,规模很大。几乎每年都能出栏几百头大肥猪,其中有四分之三是直供给都督府的。
剩下的则都给刘备,用来赏赐百官了。
除了养猪场之外,刘平还计划由官方出面,培育小鸡仔、小鸭仔。按人头免费送给百姓,让百姓们自己在家养着。
日后不管是留着下蛋还是杀了卖钱都可以。
当然,官府也不是搞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