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爹爹!”
皇甫黛君和虫娘两个人一脸笑意的看着这一幕,心里美滋滋的。尤其是虫娘,她感觉得到,刘平对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心里并没有嫡庶之别。
这也是为什么虫娘对刘平百依百顺,不管刘平有什么要求,她会满足刘平。
皇甫黛君不好意思的,她好意思。
皇甫黛君做不好的,她练习练习也能做到。
......
初八,开工第一天,就是开大会。
五年计划总结大会。
刘备坐在主座,他左右两边是刘平、关羽两人。顺着巨大的会议桌,左边是武将,右边是文臣。能坐在这里的,最起码都是侍郎、指挥同知级别的。
这一次的总结大会,估摸着要开半个月。先是总结前五年的发展结果,随后还要调整六部的官员,最后还得拿出来未来五年规划。
“过去的五年,是成功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收获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吾等一同努力的五年.....”
刘平万万没想到,刘备竟然就写出来了这么个玩意出来。还抑扬顿挫的读了将近四十多分钟。
可以看得出来,在场的众人都在努力让自己不笑出来。
等刘备表演完了,刘平轻咳一声,道:“多余的话不说了,直接开始吧。今天,先从礼部开始吧。”
礼部的主要工作四块,一是礼仪事务,包括吉礼、宾礼、嘉礼、军礼、凶礼。这部分刘平不看重,所以高诱在报告的时候,刘平没啥看法。
第二部分是外交事务,刘平也不感兴趣。这五年哪有什么外交,一是干趴下整个西域,二是干趴下乌戈国,三是打的扶南国叫爹,四是真腊国内附。
第三部分是祭祀事务,也无所谓。
第四部分是教育,包括学社和科举两个部分。这一块,刘平就比较在意了。
“目前一共开科两次,一共有六千人应考。”高诱开始往外报数据:“明年的时候,预计能有三千五百人应考。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吾等是否要开始进行完整的科举?”
“先听听学社的事儿。”刘平回了一句。
高诱点点头,道:“目前学社已经修建完毕,各县都有了学社,各学社老师也都到位。这一部分要感谢董子游,他建议吾等可以跟当地合作,由当地豪强出老师。”
说到这,高诱还看了一眼刘平。
刘平笑了笑:“这是个好办法,甭管老师是哪儿来的,至少能让百姓识字。”
高诱笑了笑,继续道:“目前,县级学社有学生两万多人,郡级学社有学生三千五百多人。长安、成都、武都、翰林院共有学生四千五百人。”
人数听起来不多,但是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点是,这些学生,不算几个大学和翰林院的。县一级和郡一级的学社,学生超过八成都是普通农家子出身的,剩下的还有一成是寒门士子。
这些都是日后刘平掀翻世家的资本。
当然了,这个数字还不够,还要继续扩大。但这不是礼部的问题,是整个刘备势力的要做的事儿。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想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需要的是有多余的生产资料。
这就需要官府大力发展生产力了。
之后,高诱又汇报了不少,事无巨细的都说了出来。从早上一直汇报到了晚上的时候,才堪堪说完。
这还是礼部,后面的几个部门,不知道要汇报几天。尤其是重点的户部和工部、都督府这三个部门,一天时间肯定是汇报不完的。
但是在座的人没有一个不耐烦地,全都聚精会神的听着。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人,别的不说,基本的耐心还是有的。
哪怕是张飞也是如此。
当天晚上,还是老规矩,大家一起吃饭。丞相班房的食堂,这几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轮班的,谁饿了都可以来吃点。
吃饭的时候,刘平注意到竟然还有蔬菜吃,这让他很是惊讶。问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刘备搞得。
很早之前,早到他们还在涿郡吹牛皮的时候,刘平跟刘备吹过牛,说只要用琉璃盖一座房子,那么冬天也可以吃上新鲜的蔬菜。
这话让刘备给惦记上了。
后来成都的琉璃产量上来之后,刘备就打起了这个主意。只不过这玩意比较脆,一直没有成功。
直到今年,有了橡胶的帮助之后,工部才实现了刘备的琉璃蔬菜大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