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事封顶之后会有很多凸起的尖顶,我们计划在尖顶周围安装可伸缩反光镜,在尖顶中间架设光纤接受装置和集中反射装置。
最后再在工事外围建立一些高大的折射镜,当然这些镜子都是可控的,因为不用考虑成本因素,我们可以将整个工程做的很大。
工程落地以后可以兼顾两个需求,第一是工事内的日间采光,平时反射镜可以将阳光聚拢打进光纤接收装置,
日光会通过光纤进入工事内部,在需要日光照明的楼层分散开来,模拟日光照明,这样不至于让旧居室内的人们生物钟紊乱。”
“哎呀你!说第二点!急死我了。”建筑专长的吴乾习惯于按部就班,而精于武器研发的孙泽更喜欢直击痛点,
半天都等不到自己想听的内容,他终于有点不耐烦了,当即就要上手去抢吴乾手里的激光笔:“你给我拿来,我讲。”
吴乾转身躲闪:“行行行行,别抢,我这就讲,你着什么急啊。”
“快讲!”孙泽瞪着眼睛气急败坏的样子吓了吴乾一跳。
“诶诶诶!”吴乾转身用激光笔指向图上的尖顶,继续道:“平时我们可以用这些镜子把光全都集中到中间的这个塔上,一部分做熔盐光电站的输入能源,另一部分引入内部做照明。
如果有敌人来犯,我们就把光集中到一点再折射出去,
城建的越大,这束光的能量就越大,
无论冬夏,只要在晴朗的白天,就不会有什么装甲能扛得着住这种温度的灼烧。
镜子可以采取镀膜的金属板来制作,结实耐用,
整套系统只是多了个攻击的属性设计,不存在什么冗余的问题,
平时采光发电,战时直接杀敌,辅助的攻击手段罢了。”
吴乾嘿嘿一笑,看了孙泽一眼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道:“光棱坦克知道吧?”
宁奕闻言一愣,屏幕那头晓雪也呆住了:“这也能做出来?”
“嗯!”吴乾点头刚要说话,孙泽就控制不住了,他一把推开吴乾,自己在笔记本电脑上连敲数下,
,!
调出了一辆履带式装甲车:“吕海你来!”
“诶!好嘞。”吕老的儿子笑着从人群中走出来,跟宁奕点头示意之后抄起激光笔,又敲击了两下键盘,
墙上那辆履带式战车旁边突然升起了一个表面有无数凸起的大圆球,
它在车顶上前后转动,
频闪光亮模拟着攻击姿态。
吕海清了清嗓子,略显激动的道:“这也是之前探讨得来的灵感,工事建成之后,城墙下面近距离范围内将不会有再视线死角,
除了我们准许的障碍物之外,任何一点应该都可以光线直射。
后来我们论证了一下,觉得稍微远一点的距离也可以用,
考虑到雾霾灰尘等因素,就算功率有所下降也绝对会非常惊人,
我们只需要在车上加装一个这样的装置,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弹药和能源消耗,
用智能系统控制光线对准,将整座城的光线时时传递给行进中的车辆,
这样车连着车可以把光射到很远的地方,
如果害怕载具意外烧毁我们还以把光分散,控制强弱,定点汇聚,
或者固定位置之后再瞬间加强强度。
这种功率的光照不是激光,受天气影响一定会很大,
但若是作为辅助攻击手段的话,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毕竟激光需要随身携带的能源太多了,占用空间也大,
专门的激光车辆很难坚固别的攻击手段,我们这个只需要加一个这样的装置,只要不离得太远,我们就能用太阳打败敌人。”
宁奕听得口干舌燥,不由得赞叹道:“我去!还真是光棱坦克啊!自然光就行~那我们现在局限在哪儿啊?”
吴乾一耸肩:“你要是同意的话,剩下的就是等凛冬的封顶模具呗,咱只能根据模具的大小和弧度来确定最后的尖顶数量,这点是比较坑的,毕竟尖顶的每一块模具都不一样。”
“嗯……”还是有局限,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讲述告一段落,宁奕突然想问问晓雪找自己有什么事,可一低头却发现屏幕那头的三人正对着自己不坏好意的笑着。
“心有灵犀呀~”王雪静从背后抱住晓雪,又伸手在于桐的腰上掐了一把。
“什么心有灵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