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破,导师刘鹤率领着团队毅然踏上了冰岛这片神秘莫测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寻找带有抗热或抗冻基因片段生物的探索之旅,目标是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基因测序研究。在冰原与火山岩交错、寒风与地热氤氲共生的环境里,他们全神贯注地寻觅着。历经一番艰辛,终于成功获取了北极狐、冰岛马、极地苔藓以及嗜热菌的生物样本。幸运的是,途中并未遭遇严重阻碍,仅仅是恶劣多变的气候和崎岖难行的地形带来了些许小麻烦。
在返程的汽车上,宋睿独自坐在车窗边,眼神呆滞地凝视着窗外。冰岛那片荒芜却又壮观的景致如同一幅动态的画卷徐徐展开,可他却毫无欣赏的心思。狂风怒号着席卷大地,扬起的雪雾将远方的地平线遮得朦胧不清,恰似他此刻纷繁杂乱且迷茫无措的思绪。
韩辉在座位上不停地搓揉着双手,时不时呼出几口白气,嘴里嘟囔着:“这冰岛的寒冷实在是难以忍受,真盼着能快点回去。”
袁江安静地坐在一旁,双手紧紧握着采集样本的详细记录册,目光专注地在上面审视,时而在本子边缘认真地写下几句批注,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联。
小剑先是伸展了一下身体,接着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宋睿,嬉笑着调侃道:“宋兄,看你这失魂落魄的模样,咋的?失恋了?”
这时,坐在副驾驶座的导师刘鹤转过头来,他那饱经岁月雕琢却又散发着睿智光芒的面容上带着和蔼的慈祥,目光轻柔地落在宋睿身上,轻轻咳嗽一声后说道:“宋睿,你今天看起来状态很差呀,是不是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太过劳累了?”那声音低沉而和缓,仿若古老悠扬的钟声,既有着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又似隐藏着无尽的深邃奥秘,引人不禁想要探寻其中的真意。
宋睿的身体微微颤动了一下,仿佛突然从恍惚中被拉回现实,他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回应道:“导师,我没事,可能只是昨晚没睡好。”
韩辉挺直了腰杆,带着好奇的口吻问道:“老师,贾斯托是否真的获得了永生?,现在的科研水平下,真要实现永生,从理论上讲关键得在哪些地方有突破啊?像细胞再生和基因稳定这块,感觉到处都是硬骨头要啃呢。”
刘鹤微微点头,双手交叠放在胸前,表情凝重且专注,眼神里闪烁着对学术研究的炽热火焰,那光芒仿佛能够穿透重重迷雾,直抵真理的核心。他缓缓说道:“现在的他,或许只是延长了生命,衰老其实是现代生物学公认的复杂病症。当下探索的对抗衰老途径中,意识上传是一种极为超前的设想,涉及意识本质与载体转换等深奥问题;机械改造侧重于通过外部机械装置与人体机能的融合来延缓衰退;而基因编辑则深入到生命密码本身,从根源上对基因序列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碳基生物特性的长久稳定。”
袁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问道:“导师,要是永生技术真有了大进展,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资源分配也得跟着乱套吧?感觉这可不光是生物学的事儿,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刘鹤皱了皱眉头,眼中掠过一丝忧虑,那忧虑深处是对人类命运深切的关怀与担忧。他缓缓说道:“从社会学层面考量,永生一旦成为可能,无疑会引发巨大动荡。有权有势者凭借资源优势率先获取永生机会,而弱势群体只能望尘莫及,长此以往,人与人在生理上的差距可能真的会比人与猪的差距还大,进而导致阶级固化加剧,马太效应泛滥。正如刘慈欣在《赡养人类》中所描述的极端情境,最终甚至可能出现资源与财富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的终产者,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秩序架构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宋睿听到此处,嘴唇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想起了汪泉林说的话,犹豫片刻后问道:“老师,那我们开展的学术研究,有没有全面评估过这些潜在后果呢?”
刘鹤看向宋睿,眼神依旧平和宁静,他坚定地说:“我们的学术研究全程处于国家相关部门的严密监管网络之中。至于研究成果的后续应用走向,并非我们科研团队能够单方面决定,而是由国家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审慎权衡与规划。”
宋睿低下头,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与斗争。一方面,他满心希望能够坚信导师所说的话,毕竟刘鹤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和对学生的悉心教导,都让他笃定导师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研巨匠。然而,汪泉林所透露的那些信息,却好似一颗颗尖锐的石子,投入他原本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那些神秘科研场所的存在,以及导师与死者之间那令人费解的交集,这些疑团如同浓厚的迷雾,将他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