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听闻侍郎夫人反悔退婚的消息时,正在花园里逗弄着她心爱的波斯猫。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影,落在她华丽的裙摆上。
原本百无聊赖的她,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至极的笑容。
“你说什么?宋清风被悔婚了?” 郡主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连手中逗猫的绒球都掉落在了地上,也浑然不觉。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拔高,惊得一旁的鸟儿都振翅飞走。
“哈哈,真是天随人愿啊!” 郡主忍不住大笑出声,笑声在花园里回荡,惊得周围的丫鬟们面面相觑。
她一边笑,一边双手叉腰,在花园里来回踱步,那模样仿佛中了头彩一般。
“我就知道,那些人都是些趋炎附势的家伙。瞧见宋清风不行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郡主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轻轻掩住嘴角,可那眼角眉梢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这样还不够,宋清风可千万别死了,最好一辈子残废,这才能让我更高兴。”
郡主越想越觉得解气,甚至兴奋地在原地转了个圈,裙摆如花朵般飞扬起来。
礼部侍郎府,后院。
院里的银杏叶渐渐泛黄,秋风一吹,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黄的毯子。
这本该是充满诗意的秋景,可在这方庭院中,礼部侍郎家的二小姐却满心忧愁,无心欣赏这秋日的美好。
二小姐静静地坐在亭中,手中的书卷早已被搁置一旁,她的目光越过庭院,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忧虑。
前线战事的消息不断传来,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她虽身处深闺,却也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担心着那个与她有着婚约的人 —— 宋清风。
“小姐,您别太忧心了,前线的事,咱们也帮不上忙,您还是放宽心些吧。” 贴身丫鬟翠儿轻声劝慰道,她看着自家小姐愁眉不展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
二小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翠儿,我怎能不担心呢?宋公子如今在前线生死未卜,我这心里实在是不安。”
“小姐,您还记得吗?那次咱们去护国寺上香,远远地瞧见了宋公子。虽说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让人惊艳的美男子,可那书生与武将融合在一起的独特气质,真真是让人难忘。才二十六岁,他就已经官至正四品,如此优秀的人,世间可不多见呢。”
二小姐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宋清风,也是双方相看的日子,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宋清风陪着老夫人上香,身着戎装,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将的英气。
从那之后,宋清风的身影便时常在她的脑海中浮现。
当得知两家要结亲时,她的心中满是欢喜,即便自己是做继室,她也觉得十分满意。
“是啊,宋公子这般优秀,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二小姐喃喃自语道,眼中满是期待。
就在这时,一个小丫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神色慌张。
“二小姐,不好了!” 她气喘吁吁地说道。
二小姐和翠儿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
“发生什么事了?别急,慢慢说。” 二小姐连忙问道。
小丫鬟深吸一口气,说道:“夫人…… 夫人让人到宋府把庚帖要回来了,说是要悔婚!”
“什么?” 二小姐猛地站起身来,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你说的可是真的?”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慌乱。
“千真万确,二小姐。我刚刚亲耳听到夫人吩咐管家去办的。” 小丫鬟说道。
二小姐顾不上许多,转身就朝着母亲的房间走去。
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不明白母亲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来到母亲的房间,二小姐推门而入。
“母亲,我听说您让人把庚帖要回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小姐焦急地问道。
侍郎夫人正坐在椅子上,看到女儿进来,神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你都知道了?” 她轻声说道。
“母亲,为什么要悔婚?宋公子如今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怎能在这个时候背弃他?” 二小姐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