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的天赋,只靠努力便可以胜过那些毫无演技却被热捧的人,但反过来,我这样的态度是不是也是一种不自信呢?我想体验的是多样化的人生。过去的这四年,我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满足,而被名气迷失了双眼。名气、金钱应该成为我追求演员这一职业所带来的附属品,而不是成为我做演员的目标。
这是本末倒置的。
日记越写越长,而今天的故事似乎乏善可陈。第二日,林年给文安盈和张闵行发消息,聊聊她们的近况。如果说,之前,她的潜意识总是带着维持人脉的目的去联系那些朋友,而想通了的她则更心安理得、心无旁骛地和他们交流了。
“安盈、闵行,你们最近在剧组吗?最近帝都国际电影节有些看着还不错的电影,要不要来看电影?”
“我可以,这学期不是太忙,没有怎么接戏。”张闵行很快回复了,“明天小西门见?”
“我在参加一个综艺节目,要连着拍一周。”过了好久,文安盈才有时间回复,她今年大三,临近毕业,又签了经纪公司,参与了一些综艺拍摄,因为是新人面孔,倒是吸了一波粉。
在高强度的观影经历中,林年对表演的思考也在持续进行着,她的备忘录里记满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太久不见了,你现在是大一对吧,开学大二?”
“嗯。”
“好久都没主动联系你了,不要怪我啊,去年开始,我也是在瞎忙,在学校的时候也不是太多。”
“我也没联系你嘛、”张闵行还是不是很擅言辞的样子,只不过看上去比初见她的时候成熟了很多。虽然林年还是感觉得到她的一些直言快语,但已经收敛了很多,那种最开始被文安盈吐槽的“理所当然感”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
“果然人都会成长。”林年心里想。
“刚刚看的电影,你觉得咋样?”
“我不喜欢这种风格。”
“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故事写得很好。”
“我不了解他们的所表现的群体的生活。”张闵行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人群和世情总是毫不避讳,尽管在林年看来,有时候不免有些天真,但是她却很喜欢这样的毫不避讳,因为有太多人言行不一,总是装出一副“我什么都懂”的样子来指指点点。
“我倒是蛮喜欢的,不过不是从电影的展现形式,而是电影的叙事和拍摄风格上来讲,故事的话,我也喜欢。”他们谈论的是一部印度片,歌舞这种形式,林年像很多人一样很不感冒。但是不得不承认,宝莱坞这几年确实发展迅猛,题材也很大胆。
上午场结束后,两个人一人点了一大杯加料咖啡,一杯喝下去,午饭直接可以省掉,就是不太健康罢了,那就拿掉糖,心里好受一点。
“你还没见过邵乐乐,我们今年一起拍得毕业大戏,不过上午没什么想看的,她早上就没来,中午过来跟我们一起见面聊聊天。”说起聊天,林年突然想到自己这几天主动说的话似乎比过去一年都多,不过等邵乐乐来了,或许就好一点,她比林年还话唠一些。
“你好,我再要一杯生椰拿铁,大杯,半糖。”林年过去按邵乐乐的口味给她点了杯咖啡。
“嗨喽!”咖啡做好,邵乐乐也来到了影院大厅,“你们什么都没吃?那我去旁边买个饭团。”
“我们一起?”林年看了看张闵行,两人跟上邵乐乐。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张闵行,我直系学妹,今年才大一。”
“你好,我叫邵乐乐,导演系的大四狗。”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就听邵乐乐果然不出所料,很自来熟的跟张闵行聊了起来。
“小妹妹好乖啊,问什么答什么。”邵乐乐当着张闵行的面儿跟林年感叹,丝毫不觉得冒犯。不过,好像,确实没什么冒犯的?
张闵行乖乖的笑了笑,等邵乐乐吃完东西,三人才带着没喝完的咖啡进去放映厅,下午看得是同一场,是国内大导郝鸿志的电影。
她们本来就决定看他的电影,但是开幕式晚宴上的场景让两人打了退堂鼓,后来纠结再三,还是决定现场看看这部电影,毕竟是电影的首映,她们不是很想错过。
“有时候,你得把能力和人品分开,不是吗?”林年昨天无奈地给邵乐乐发消息说,“但我同时也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看到人品和能力相匹配的导演,希望未来有更多女导演混出头儿。”
“我就当是你在夸我了。”邵乐乐回复,但她接着说:“可是,你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