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让我想到了我和我男友的关系,他也是看到我不开心就会躲得远远的那种,我其实很少发脾气,从不高声说话,更不会骂人,有什么不满的,我都是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一般负面情绪过去了,也就好了。但是他就是会怕他的靠近会点燃我的怒火,但其实每次都这样远离我,不触碰我的真实情绪,让我对他的失望一次次累积了。
我也没去找过心理医生,倒是自己看过一些书,也写日记反思自己的当下的处境和成长经历,自我认为有一些回避依恋倾向的。所以其实,在我和前男友的关系里,我也不是那么合格,但是你能想象两个回避依恋型人格相遇,会发生什么吗?
我感觉男女主其实都有些回避依恋型人格障碍,我虽然还期待看到他们两人能解决各自的性格缺陷,但是在我自己的人生里,我已经不能忍受一段几乎没有爱情的关系了。
2:抱抱楼主,单身快乐!
3:今天的剧情我还没看,其实我的性格跟主角何夭完全相反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编剧写的,他们演的就是莫名戳我,让我想到了我生活中那些向来独来独往的人,想象着他们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一些童年创伤。
4:何夭这个童年过于窒息,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夭”这么不吉利的名字……有人说一下,真的会有人叫这名字吗?
10:@4 是真的……我是东南某省的,听我妈说过很多这样的故事,21世纪了哦,还有人给自己女儿起这样的名字。
12: @3 我觉得不只是独来独往的人有童年创伤,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吧,不过我觉得这也和一个人的性格底色有关。这种性格底色可能是天生的,比如说一对兄弟姐妹,父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中一个就是会觉得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慢慢发展出不愿对任何人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性格的人又会裂变,有的是憎恶别人不满足自己的需求,给自己带来痛苦,一种是通过强大自己而不是依靠别人来满足自己。前者可能会持续提要求,后者可能渐渐地不再提要求。我觉得何夭是这种。
40:有人推荐林年的其他剧么?
41:网上一搜就能搜到吧?
42:可是剧情不是太多,我看了cut不满足啊。
43:那就没办法了,期待这部剧之后,林年接到更多主角角色,这样我就可以常常看到她了
55:@40 你磕不磕rps(真人cp)玉树临风,如果你磕的话,快来看b站的大师兄和小师妹的剪辑。
青春偶像剧,出圈的很多都是男主,女主总是不容易被关注到,但是《心动不行动》这部剧却让更多人看到了林年这个演员的潜力。二人的二次合作,严格来说并不算二搭,毕竟之前那部戏,林年只是一个早早杀青的小配角。
只不过更多人因为这部剧选择“考古”《孤雁》,猕猴桃影视部看着后台最近缓慢上涨的数据,向影视部和艺人经济部报告了看到的情况。
回到拍摄现场,这几集都是两个人处理感情危机的时候多,商战部分倒是少了一些。
何夭面露难色,她知道自己最近状态不太对,自从她的母亲来过之后,万钧对她更加小心了,但是小心中又带着心疼,倒不是说何夭不需要这份心疼,但是她不需要怜悯,带着怜悯的爱是不对等的。
晚饭是万钧做的,何夭自然揽过了洗碗的活儿,万钧不想坐在一旁无所事事,站在她旁边将洗好的碗一个个放到沥水架上,从小到大,摆放整齐,何夭低着头一边擦干台子,一边不动声色地看向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