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
“柳老师,您好!”
“哦,林年、余辛啊,坐吧。”柳和雅放下手里的剧本,端过面前的美式啜饮了一口,“找我什么事儿?”
“就是,您今天上午说的那个演员经纪的事儿,我想多跟您了解一些情况。”余辛和她性格有些相似,都是不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但是林年上一世为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做了一年的田野调查,已经锻炼地不那么怵见人了,便主动开口道。
“嗯?你们俩都感兴趣?”表演班每年就招生那几十个,所以尽管柳和雅要带好几个班的课,对林年倒是印象深刻,学习很努力,也很善于思考,表演上不是那种天赋型的选手,但是就凭善于思考这一点,至少不会变成那种程式化的表演机器。如果有机会,柳和雅倒是愿意给她推荐,这不上一个寒假,就把她介绍到了一个话剧剧组实习了一个月。
“是的,老师,我家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过来跟您取取经。倒是跟我室友聊过,但是还是觉得听您介绍一下,心里会比较有底。”
“暑假去哪里了?”柳和雅没急着进正题,而是先关心了她几句。
“跟班里的余辛一起跑了几个面试,俩人以前在一个都市爱情剧里演了一个说了几句话的小角色。”余辛跟着点了点头。
“什么感受?”
“你先说吧,”林年把机会让给余辛,总不能一直是自己说吧。
余辛不知道柳和雅问的是哪些方面,索性从跑面试开始说,把自己在几个剧组酒店看到的情况以及面试过程都讲了讲。听到有遗漏的地方,林年就在旁边补充一两句。
尽管柳和雅对这些都知道,她也曾去酒店面试过别人。听话听音,她主要是想看看俩人从她的角度可以得出一些什么结论。
“嗯,不错,也算是半只脚踏进娱乐圈了。之前我给你推荐的那个剧组上学期开学以后,我上学期没在学校还没来得及问你?”柳和雅对着林年问道。
“谢谢老师的推荐,我进去以后主要是帮老师们排戏,偶尔有老师请假,我就帮忙上去帮着对一下台词。虽然次数不多,实习的时间不长,但是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有机会能自己也跟着排一出演上几回就好了。”
这倒不是林年为了捧着老师故意这么说的,话剧全看演员自己琢磨角色,影视表演就不完全是这样了,很多时候台词背下来,根据剧组弄好的走位顺利地念下来就好了。除了主要的演员,剧情丰富的可能演员要好好琢磨琢磨,否则都是很流水线式的。
话剧不同,每个人都要反复琢磨自己的台词,哪怕一句话不同的语气产生的效果都不一样,能很明显得感知自己与对戏之人之间的张力 ,演起来更爽一些。
但是,现在话剧比较没落,越来越小圈子化了,想到家里的条件,林年还是觉得先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比较好,给父母减减压。
听林年的语气挺真情实感的,柳和雅也切入到整体,给她介绍个更多的信息,“这个机会确实不错,你们现在大三了,还有一年多就毕业了,要上的课呢也上得差不多了,还是要多进组练练比较好。”
“那我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你们,你们加他一个微信,我也给他打个电话,然后看看后边怎么安排?我手里现在也有一个本子,是一个古装大戏,少不得也得大规模面试,到时候我给他打电话,你们几个都来面面。”
听柳老师这么说,林年和余辛都有些兴奋,这也太好运了吧,俩人对视看了一眼,难掩激动,“谢谢老师给我们机会,我们一会儿就去联系师兄。”
“嗯。”柳和雅点点头,“那你们先回去吧,我后边给他打电话。”
“好的,谢谢老师。”
“谢谢老师。”林年和余辛站起身,跟在余辛后边走出办公室。
“yes!”林年激动地表示,真的是来得早不如赶得巧,“走,咱去买杯生椰拿铁庆祝一下!”说着,搭着余辛的肩膀欢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