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一家人都是不太擅长表达情感的人,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没说过爱孩子的话,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她每年都会给两个女儿做鞋子穿。母亲纳鞋底的时候,心里会想着什么?是不是也想着鞋子做成了踩在女儿们脚下,跟着她们四处奔跑挥洒汗水的场景?
父亲结婚早,结婚的时候还不那么成熟,总是对母亲不好,母亲一人承担了很多家务及田里的工作,每日特别辛苦。上一世,林年来到国外,常常只能通过微信和家人联络。或许是离得远了,她也长大成熟了,每次看到屏幕上的母亲那布满皱纹的面庞,就总想对她好一点,再好一点。
这种理解是不是就是“慈”呢?虽然,“慈”的本意是上对下的慈爱,可是,随着自己的独立长大,随着父母的年长老去,儿女反而成了一家之长,父母成了那个需要特别关怀的人。
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是一种“慈”,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何尝不是另一种“慈”呢?
看着林年似有所悟,导演抓紧时机开机。情绪一旦到位,接下来的场次就顺利得多,基本上都是一遍过。
“过,下一场准备。”
饰演顽的是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年轻演员,说年轻也不年轻了,现实中倒比林年还长几岁。
“夫人。”顽送别卫惠公等人,回到卧房,面对小时候心目中的“女神”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宣姜试图伸手解下顽的衣物,被他下意识地躲了,“我今天酒喝得有些多,去书房醒醒酒再来。”说完就离开了房间。
既然顽要避着自己,宣姜也无意凑到跟前,虽然这个结局某种程度上是自己促成的,但是对顽来说,可能一时还无法承受,给他一些时间想通变好了。
之后的剧情,编剧一笔带过,顽如何度过心里的别扭,两人如何琴瑟和鸣的过程全都省略。随着宣姜生育的惨叫,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只剩下一行小字,“宣姜,生卒年不详,嫁予卫昭伯后,生育三子二女。”
宣姜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林年戏份的杀青,她还要扮演自己的女儿,朝歌,也就是后来的许穆夫人。朝歌其实是商朝的首邑,也是卫国首邑,宣姜很喜欢这个名字,后来就用来做自己女儿的名字。
一个人当两个角色用,这在早年的一些武侠片中很常用,省了片酬了,这部戏因为涉及人物很多,关系也复杂,一人分饰两角倒也合理。
按照记载,春秋时期,各国战乱纷争不断。朝歌从少女时代就深深地为自己的国家安危而担忧,时常思索自己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她即将成年的时候,她的父母皆已去世,只有当时的卫国国君可以决定自己嫁往何方。齐国一直是大国,而且是自己母亲的母国,所以她很想嫁回齐国,希望能够借助齐国的力量稳定卫国局势,震慑周边觊觎卫国的敌人。无奈,许国的礼物更重,卫懿公将其嫁给了许穆公。
嫁到许国后,朝歌依然心怀忧虑,常常登高回望来时路。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林年读着这首诗,不禁回想自己前世独自生活在巴黎,偶尔感觉孤独的时候。可是,因为时差,她没有办法实时联系家人倾诉,也会一个人坐着跑到塞纳河边或者找个市区的小公园,看着穿梭的行人和啄食的鸽子,以解思乡之愁。
有那么一瞬间,林年觉得许穆夫人就是她自己。
某日,朝歌再一次驱车来到郊外散心,却见陪嫁之一,从城中一路狂奔而来。
“夫人!”
“何事?”朝歌一脸哀戚地看向来人。
“北狄侵卫,卫君被杀,卫国灭亡!”来人强忍着哭意,他的家人还在卫国都城,现在不知怎么样。
乍听卫国灭亡的消息,朝歌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当真?你听何人所说?消息确凿么?”不等仆人回答,她奔向停在不远处的牛车,刚解开栓牛的缰绳,就被赶来的仆人接过来,“夫人,让我们来。”
“快!快回都城,我要问问国君究竟怎么回事!”
卫国被灭,许穆公此时却在宫廷宴饮,许穆夫人也不顾及场合是否不对了,恳请许穆公派兵援救卫国,却不想周边一众大臣并不同意派兵援救,人人一口冠冕堂皇的理由。
“夫人,你既已嫁到我许国,卫国再也不干你的事儿了,还是罢了。”许穆公看着台下跪坐着的许穆夫人,开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