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倒也不完全是为自己辩解,觉得艺人赚那么多钱是有原因的,但出于个人的角度,她似乎也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的情况,只能尽自己的努力,通过好好缴税为国家做贡献,即使这点税收和自己背后的娱乐公司应该缴纳的税收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高铁行驶了5个多小时,林年终于赶在《同意》这部话剧上映前回到了帝都。高铁到帝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话剧是晚上七点半的,她还有时间回家放下行李并换身衣服。
回到家的那一刻,林年鞋子都来不及脱,就扎到了沙发上不想起来,甚至连举起手机的力气都没有了。无奈午后的阳光太毒辣,房间越来越热,她只好起身翻找起遥控器。
“姐,遥控器呢?”
“什么遥控器?你回家了?”
“对,刚回来,家里太闷热了,空调遥控器。”
“你找找看,我昨天用完遥控也不知甩到哪里去了。”
“行吧,对了,晚上有个话剧,你要去看吗?就是我之前天天去报道的那个剧组。”
“好呀,今天的活儿已经干得差不多了,我提高一下工作效率,争取6点的时候能干完。”
“那直接剧场见啦,还是找个地方吃了饭再过去?”
“剧场见吧,那附近也不知道有什么吃的,我下了班过去不一定几点了,估计来不及吃了。”
“行吧,那就7点20剧场门口见。”
和林斯聊天的工夫,她从沙发垫缝隙里找到了遥控器,打开空调,等身上凉快下来,她才去洗漱换了身衣服出门。这时候已经下午4点多,太阳西沉,也没有那么热了。
她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三十多公里外的鲜花市场,打算去常去的那家花店包两束花,算是预祝剧目顺利上演。
说起买切花的爱好还是在国外的时候培养起来的,在巴黎的任意一家超市门口都可以买到鲜花,包好的切花甚至配了专门的营养粉包,7欧两束,插到花瓶两周都不会凋谢。国内倒是不那么好找,专门的花店太贵,去花卉市场又太远,平时林年也很少去,只有林斯休假,自己恰好在帝都的时候,两个人才回去逛一次,或者过年前回家的时候买上几盆鲜花带回老家。
好久没来花卉市场,格局与之前相比似乎有了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入口处两大花卉巨头门口摆放着的争奇斗艳的各色花卉,让人不觉想要凑近了看一看,嗅一嗅。
没有量化生产过的花卉还保留着浓郁的香气,在国外买的切花虽然便宜,花开持久,但是却没有香气,即使趴到了花朵上去闻,也很难闻到什么香气。你可能会问了,说不定就是没有香气呢?总不能连最常见的月季这种花都没香气吧?
花卉市场很大,各色花卉琳琅满目,光一个品种的月季就有好几种颜色,更不用提不同的品种了,名字还都很好听,什么伦敦眼、奶油雪山、粉钻、白荔枝等等。月季是最常见的品种,毕竟是常年开花的植物,其他的鲜花更看季节。
穿越一大片绣球花区,林年终于找到了之前来过几次的花店。
“好久没见到你了,又来买花了?”林年一走进来,花店主人就认出来了,很热情地走上前来招呼着。
“哈喽,姐,对,今天晚上我同学排的话剧要上了,邀请我去看,就过来选两束鲜花带过去,预祝他们演出顺利。”
“好,你随便看,选好了拿给我,我给你包装好。”
庆祝剧目上映,林年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以向日葵为主花,搭配着香槟玫瑰、多头玫瑰、尤加利、桔梗、栀子花和一些配叶,另一束鲜花则挑了几支绣球,搭配上白玫瑰、紫色桔梗花、粉丝桔梗花、小雏菊、白色紫罗兰和一些配叶,交给店主人打包。
这里除了卖花,还卖花的周边产品,比如花瓶。在店主人打包鲜花的时候,林年看到架子上一些粗瓷花瓶,很有特色。
“姐,这些花瓶都是看着都好有特色啊。”
“嗯,那些花瓶是最近才进来的,我专门去了一趟景德镇,特意挑来的,喜欢?”
“很有特色,这个黑蓝色的最特别了,一会儿买一个带走。”林年继续在店里转悠,不时发出一句感叹:“真香啊,可惜我对百合这类的香气总是很难建立耐受。听说有个症状叫晕白花,你知道吗?”
“晕白花呀,我知道,主要是晕栀子花、百合、晚香玉这些品种。”
“对,不知道桂花算不算这个行列。金秋飘桂,一到秋天,网上就好多对桂花的吹捧,还有很多跟桂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