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签邵乐乐进我们公司就是看了这部作品才决定的。我很看好她未来拿奖的路子。”听到这里,林年才意识到面前这位是邵乐乐公司的老总,判断出来者身份,她便知道应该以什么态度应对了,而不是像刚才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的样子,虽然从外表完全看不出她内心的慌乱。
“乐乐绝对是一匹好马,能得您这位伯乐慧眼识珠,是她的荣幸。而我能继续和她合作拍摄电影,也算是和您合作了,也绝对是我的荣幸!”电影制作公司一般签约的导演分为两类,商业片导演和作者化导演,前者走的是大众路线,后者则走的是拿奖路线,刷名望用的。邵乐乐目前走的便是后者的路子,林年对自己好朋友的选择还是很了解的。她一直都想做一个纯粹的文艺工作者,倒不是她淡泊名利,看不上商业片的赛道,只是关切的东西不同罢了。
“今年都拍了谁的戏?电影档期空出来了吧?”
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后,这些让林年想到就头痛的社交场面,她才算是能够比较得体地应付过去了。其实社交说难也不难,见到男的夸帅气,女的称美丽,资方有眼光,导演有功底之类的。什么,你说拍摄的作品不被观众老爷喜欢,观众老爷算什么,他们没有审美。总之就是见人说人话,保持热情和积极,但切忌过于热情而显得油腻。
当然,林年是说不出后面骂观众的话。毕竟一部影视剧质量不好,就是质量不好,导演自己有没有投入心力自己还没点数儿,还不允许观众吐槽了?所以到这种无脑吹捧的场合,林年就露出自己辛苦练出的纯良笑容,任议论者自己去猜测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