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先在供销社买东西,我还有点事。”刘小军将刘慧珍放在附近供销社。
“成,那妈先看看。”
刘慧珍手里有一百多块,刘小军不担心她没钱,反而知道自己妈舍不得花钱。
在下乡之前,他得去一趟黑市,将昨天晚上偷摸融的金豆子再卖出去一些。
现在有了系统空间,方便多了,不怕金豆子随便掉出来。
就算买了什么也不用手拿着、肩背着,直接往空间里一放,万事大吉。
交了二毛钱,蒙上脸巾就直接进去了。
换了十颗左右的金豆子,换的钱也是顺手放空间了。
这年头大家都用现金,要是钱掉了,那就是真掉了!
换了钱,刘小军继续在黑市逛了起来,想着姥姥姥爷,顺手买了些老年人补品什么的。
买了五十斤白面、又给来了一百斤大米、两罐麦乳精、奶糖也是备了一斤,就连酒也都备了两瓶。
他记得姥爷有个儿子,家里有一小子,一个丫头,年纪比他糖糖大几岁,拿点糖回去哄弟弟妹妹挺好。
麦乳精买的是红星牌的,要是刘小军没记错的话,还有一个克宁牌的但他没找到,这东西是用来给老人补身体的,也就是在黑市能买到,其他地方紧俏着呢。
想了想又买了三十尺布票,四十斤棉花票,这东西紧俏,先买了再说,要用不上先放空间里,反正也不会过期,没准哪天就用上了呢。
想了想,拐了弯回家捎了两只大白兔丢进空间。
大白兔一斤八九斤,两只够吃。
做完这些又去供销社接妈妈刘慧珍,一看刘慧珍就买了两斤米,一壶油,其他啥也没买。
刘小军又忽悠老妈在外面等着,自己则是进去将棉花票和布票全都兑换了,一股脑丢进空间。
等全部准备工夫做足了才载着刘慧珍出发了。
一路上刘慧珍就在碎碎念。
说是背篓里给姥姥姥爷带了兔绒鞋、昨晚连夜用旧棉花给做了夹袄啥的。
刘小军知道,刘慧珍这是紧张的,想找个人说话。
从乡下回来这几天,刘慧珍天天晚上难过的哭,就担心她爸爸,也就是刘小军姥爷有事呢。
但刘慧珍不想让人知道,他也是只好装作不知道。
“妈,你别担心,姥爷会好起来的。”
骑车,比走路快多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很快,刘小军就在刘慧珍的指导下进了刘家村。
进村的路上有一排树林,村里很安静,静悄悄的,连只狗都没有,哪里像后世,一个村怎么找都得有户人家养狗。
不过,刘小军转念一想也就理解了,这年头人都吃不饱,狗哪里能活。
要真能活,不得早就被一些饿急了的人剁了吃狗肉啊?!
很快就要到门口了,刘小军将刘慧珍背后的背篓取下。
“妈,我给你背。”
说着趁刘慧珍不注意,将空间里的东西顺了部分出来,手里也多了个麻袋。
“这是小军吧?”
推开门,刘小军就看到了姥姥。
老人家很面善,和《家有儿女》中刘星的姥姥一样。
“是的,奶奶,我是小军。”刘小军很乖巧的打了招呼。
“怪俊的。”姥姥也是第一次见刘小军,这孩子之前身体不好,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见还背着背篓,手里还提着麻袋,立刻伸手就要拿。
“慧珍,小军不是有心脏病吗?你怎么让他拿这么重的东西。”说着埋怨的看了一眼刘慧珍。
刘慧珍这才想起来忘记告诉爸妈刘小军已经好了的事。
刚准备说,刘小军就说道:
“姥姥,我心脏病已经好啦,以后不会再犯了。”
“好好好,好了就行,快乖孙快坐,等下姥给你烤红薯吃。”姥姥看着身体很扎实,是那种典型的乡村老奶奶。
“您先别忙活,姥姥,孙子也是头一次来,给奶带了些东西。”
“哎呦,哪里要你带什么东西,你们在城里不好过啊也要留点粮食吃,别给姥拿了,姥家里粮食够吃。”
姥是真心实意往外推,不让刘小军拿。
“妈,您就拿着吧,您这孙子可有本事呢。”刘慧珍小声道。
说着,刘慧珍将背篓的东西拿出来,自己也是吓了一跳。
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