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没人阻止。
外面的世界,安静了下来,炮火终于停止了。
在乔明的印象中,从炮火响起到现在,应该已经超过一个小时。
这意味着,先前大屏幕上显示的接触时间,已经临近。
从四团被拉过来到现在,前后也不过就两天时间。
此时和卫奇再次进入防线阵地时。
乔明发现,这里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内外几层的火力阵地,已经全部构筑完成。
完全不是刚刚到达时,荒芜的样子。
侦察排的阵地,位于最前沿的后方,应该算是处于第二道防线上。
这位置,比最前沿的阵地略高,整个阵地前方,一目了然,视野极佳。
站在阵地的战位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全部的一线情况。
而全团的三个步兵营,全部就部署在那最靠前的一线上。
侦察排所处的这第二道防线,看上去人员数量则要稀松得多。
主要是团营两级的侦察部队,人数本就不多。
而前两天才加入的,中部战区那个机械化步兵旅,也配属有一个特战大队。
,!
虽然是营级编制,但人数似乎严重缺编,看上去最多一个加强连的样子。
据说还有一支更精锐的特种兵部队,比外围那些活跃的小分队差不了多少的那种,
正由西部战区支援过来,说是晚点就到。
这一线,人员虽然不算多,但全是这几个营能归拢的战斗力最强的战士。
除了乔明和那个现役的特战大队。
其余的,全是预备役人员里,在一线作战部队服过役的。
不少人放在现役部队里也算得上一流。
这一支力量,以排为单位,支撑在防线的各个要点上。
顶在最前沿的后腰距离十来米的位置。
他们的任务,是发挥射击能力的优势,在前沿后方展开精确射击,实施有效杀伤。
同时。
也依托这些老兵们的经验。
居高临下。
对最前沿的防线,进行掩护。
必要时。
及时补位增援。
在这道防线的身后,地势又再高了一点。
从最前沿到阵地纵深,地势逐级的抬升,明显有修整的痕迹。
两天时间,搞这么大动作,就算是搞土木的乔明,也不得不佩服不已。
这地势最高的一级,是一溜的机枪阵地。
全团各种重机枪、榴弹发射器,全部集中了起来。
在这视野最好的一线,布置了阵地。
这中间,还夹杂有几挺刚刚配发下来的“加特林”。
各种对应弹药堆成了小山。
再往后就是那批中部战区的步战车了。
一片黑压压的大铁家伙,整整齐齐的,停在这步兵防线的最后,清一色屁股朝前。
尾部的舱门大开着,黑洞洞地向着阵地前沿。
乔明记得。
全团专门练了好半天的紧急登车。
这里,应该就是防线人员撤退的,最后避难点了。
看到卫奇带着乔明进入阵地,除了唐俊毅,其他兄弟几乎都没有什么反应。
少数几个朝这边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其他大多数人连眼都没抬。
一个个的都在埋头做着自己的准备工作。
军医丁小言面前,堆了一堆压满子弹的弹匣。
抬头看了看新来的两人,啥也没说,扔过来几个空弹匣。
朝另外几个埋头压子弹的兄弟努了怒嘴,新到的两人秒懂,抄起袖子,埋头就干。
唐俊毅看到乔明过来,本想张罗着给兄弟们打个招呼。
却没想到。
大家伙都紧张忙碌着战前的准备。
压根就没人关心来人是谁。
竟是没人认出乔明来。
这卫奇和乔明也无所谓。
一回来,就自来熟地忙了起来。搞得唐幺儿一个人,倒是显得无趣得很。
停止炮击后的阵地,安静得很。
远处不时传来一两下咳嗽声。
防线前沿七八十米就是间距十米左右的三道高大的阻拦钢网。
再往前,每隔三十米,都有一道灌满汽油的火线,刚刚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