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都市言情 > 呼啸世界 > 第115章 释疑解惑

第115章 释疑解惑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呼啸世界 衔月可赏 我是合欢宗的自来卷 她靠经商名动京城 卧底我拿下教主 春潮霁月 拘魂鬼被迫惩奸除恶 万人迷掌门是黑月光 敕勒歌 成雪 食心公子 只想老实经营一个咒灵植物园 南都乃我掌中之物(探案) 被权臣强取豪夺后 宠娇娇 我本清狂客 反派他手拿丧妻剧本 继母她专注带娃(清穿) 我妈是过气影后[穿越] 在娃综放飞自我爆红了

这一声“好!”,叫得乔明心惊肉跳。

却见那王老师,满脸的欣喜,并无任何不快之意,才算是稍稍的放下些心来。

不错!

你们现在这一代的年轻人,被信息化、智能化,替代了一切思考。

你小子却还能够认真去学习和了解国学传统。

而且,居然还能够几句话,马马虎虎,讲清楚那儒释道的思想梗概。

……还真让我有点意外。

不过呢……

这话锋一转,乔明便又有些紧张。

王老师倒是毫不在意,挪动着肥胖的身躯靠过来。

一把揽过乔明的肩膀,亲热得一批。

来来来,既如此,我便给你好好讲讲……

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文明的概念,要分阶段和维度来看。

说出这样的话来,王老师像是换了一个人。

语气间,尽是郑重。

仿佛在讨论一个,极严肃的学术问题。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讲的“华夏文明”,其实是四千到五千年前的“大洪水”往后算起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来说,要讲究一个证据。

而现有已知的遗址、文献,能够佐证的文明历史。

也就只能追溯到这个时期。

这以前的遗迹和文献,也许是因为那“大洪水”,又抑或是其他的什么浩劫,大部被毁去。

变得无证可寻,扑朔迷离。

而这一时期的万千景象,往往以神话的形式出现。

经历几千年的时光长河,口口相传,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这一时期,往往被称为“上古神话时期”,也叫“中华时代”。

在道教的描述中,被划定为“龙汉时期”。

在这个已然无从考证的时代里。

宇宙初开,天地万物初分,灵气充盈。

天地万物,在那灵气滋养之下,分化繁荣,不断进化。

其中,就产生了一种伟大的生物——龙。

当然,还包括其他的神兽,比如朱雀、玄武。

一部分龙再次进化,产生灵智,甚至幻化为人形,而这些幻化人形的祖龙,就是最早的一批古神。

比如女娲、伏羲。

所以,在那上古中华时代,是人、神共存的天地二元系统。

华夏的祖先们,是能够沟通天地的人。

后世,称之为“巫”。

你看这“巫”字,出自象形,人立于天地间也。

以大洪水为代表的恐怖劫难之后,万物湮灭。

幸存的夏后氏,在封地残存血脉基础上,重新繁衍出新的社会结构。

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天、地、人,三元的“人本文明”。

控制和运行社会的人,从可以沟通天地的“巫级”生命,变成了普通的人级。

自此,几千年下来,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我们说讲的“华夏文明”。

这就是我们现在,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道理。

王老师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不管这故事,是不是这胖道士的一人之见,听起来,倒是头头是道,引人入胜。

而乔明,也是不知不觉地,给带入到了,一个神秘宏大的,史前世界中来。

后世的“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神话为源泉。

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延续至今。

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唯一一个,自上古以来,悠悠数千年,仍未消亡,从未断代的伟大文明了。

说到这里,王老师也有些难掩激动。

仰头灌下一大口歪嘴酒,摇头晃脑地品味一番,才又接着说。

你发现没有?

这礼乐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乃至上古神话。

都是我道家,所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至于那儒家。

其实和道家一样,同源于华夏文明。

由春秋晚期,孔子所创。

只不过,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

而儒家,则重史。

讲人文,讲人际。

以至于六合之外,则存而不论。

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也!

好一个存而不论!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万亿神豪挑战 寒蝉赋 穿书后亲懵白月光美强惨 政道问鼎 恶魔小姐发现录 官场:从发配乡镇开始连续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