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时空
刘邦的目光与吕雉交汇,两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丝深意。
吕雉的声音柔和却坚定:“陛下,铜匦制虽在后世被奸人所利用,但如今我大汉国势初定,百废待兴,若能借此制度,收集忠良之士的谏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萧何抚须沉思,随即开口:“陛下,直播中青鸟所言甚是,铜匦制被小人利用,乃是地痞流氓之辈,以此报复正直官员。臣以为,对于无端告密者,若查无实据,当施以惩戒,以儆效尤。”
刘邦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朕记得,往昔百姓蒙冤,无处伸张,最终只得铤而走险,引发动乱。若能有此制度,为百姓开辟一条申冤之路,也是维护社稷安宁的良策。”
吕雉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她轻轻点头,补充道:“陛下所言极是,铜匦制既能集思广益,又能为百姓解忧,实乃一举两得。”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的眉头紧锁,脸色随着青鸟口中狄仁杰的官职逐渐变得阴沉。
当听到青鸟戏称狄仁杰为“常务副皇帝”时,他的怒火终于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来,身影在大殿中投下一片阴影。
“荒唐!”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帝王的威严和不容置疑的质疑,“武曌竟如此行事,对自己的骨肉不信任,却将如此重任托付给狄仁杰,难道……”
房玄龄等人也是一脸困惑,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直播上那一长串的名号,试图从中寻找答案。这些名号如同一条条线索,串联起狄仁杰的权势和地位,却也让他们感到迷惑不解。
······
武则天时空
大殿之上,气氛紧张,众人的目光如同利箭一般,齐刷刷地射向了狄仁杰。当青鸟提及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的地位时,那些李氏皇亲还未来得及开口,武三思便抢先一步,大步流星地走到大殿中央。
武三思的脸上带着一丝急切,他向着武则天深深一拜,声音洪亮而急促:“陛下,狄仁杰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连青鸟主播都如此评价,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岂能坐视不理?”
随着武三思的话语,那些依附于他的官员们也纷纷出列,争先恐后地指责狄仁杰,仿佛狄仁杰已经犯下了滔天大罪,篡夺了皇位。
李显见此情形,正欲挺身而出为狄仁杰辩解,却被狄仁杰那深邃而冷静的目光所制止。狄仁杰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武则天的脸色阴沉,她的声音中带着帝王的愤怒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你们这是在指责狄怀英谋反,还是在逼迫朕退位?”
就在这时,狄仁杰缓缓站起身,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穿透了大殿中的喧嚣:“陛下,请息怒。关于臣的问题,相信青鸟主播很快就会揭晓真相。”
······
【当然啦,这一连串的官职那纯粹是现代影视剧里瞎搞出来的夸张,历史上的狄仁杰可远远没到常务副皇帝那种吓人的程度。
不过呢,现代影视剧挑演员的时候,那可真是逗死个人。
大伙瞅瞅这图片,下面这《神探狄仁杰》的扮演者跟《大明风华》里太子朱高炽的扮演者,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而且在这两部剧里头,狄仁杰和朱高炽的地位,都被网友打趣说是常务副皇帝,这可太有意思啦!
当然,咱们说笑归说笑,可既然说到狄仁杰了,青鸟我可得好好跟您唠唠这位大名鼎鼎的名相。
狄仁杰是并州太原那旮旯的人,跟武曌勉强能算老乡,说不定这就是他俩的缘分呐。
他在唐高宗仪凤年间,一下子就高升成了大理寺丞。
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他在一年的时间里,把堆积如山的案件都给判得明明白白,牵涉到一万七千号人,愣是没有一个人喊冤叫屈,后来又跑去当侍御史啦。
这大概就是影视剧创作的源头,毕竟狄仁杰如今在大伙心里那可是妥妥的华夏第一神探!
那狄仁杰被诬告这档子事儿到底咋回事呢?
公元 692 年正月,那个可恶的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呼啦啦就把他们给抓进大牢里去了。
当时的律法有个奇葩规定,一被审问就承认谋反的能保住一条小命。
狄仁杰这家伙,当场就认了罪,还麻溜地写了份口供。
来俊臣拿到这份口供,就把狄仁杰他们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