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时空
刘邦在观看直播时,对明朝藩王制度的描述感到吃惊,他说道:“这明朝以天下百姓供养一姓,而且宗室子弟都不事生产,难怪青鸟主播说这是‘养猪’制度。”
萧何作为汉朝的丞相,对财政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他默默计算后开口道:“按照朱元璋的制度,日后供养宗室的禄米,几代之后便会超过军队和官员的支出,这如何能长久。”
刘邦随后对太子刘盈和诸皇子说:“当年天下百姓供养始皇帝和秦二世一人挥霍,就已经水深火热,你登基后万万不可学朱元璋,宗室子弟成年后就应当自谋生路!”
刘盈连忙答应道:“是,父皇,儿臣一定轻徭薄赋,善待百姓!”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在观看直播时,叹息道:“朱元璋能以白身而得天下,自身是雄才大略,但没想到竟然以一家之幸而虐百姓。”
李承乾年纪尚幼,对国家财政和宗室制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他疑问道:“耶耶,天下如此之大,难道还供养不起皇室吗?”
李世民温柔地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回答道:“按照大明刚开始的宗室人口算,天下养着皇室自然绰绰有余,但这些宗室繁衍之下,总有一天会像当年汉朝的刘氏一般,遍布天下。”
明太祖时空
殿中的诸王看到朱棣也要削藩,心中不免感到复杂,他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朱棣,这反映出他们对削藩政策的担忧和不安。
朱柏轻轻开口道:“还好那时候我已经死了,不然岂不是四哥还要削我。”
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发表评论,因为他们明白,削藩是历代帝王巩固中央集权的常见手段,关键在于执行的方式和程度。
然而,当青鸟将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形容成“养猪”制度后,几人的脸色变得不好。这种描述显然触怒了他们,因为它贬低了宗室成员的地位和作用。
当看到朱棣默认官员诬告藩王,藩王受辱于王府属官的情况时,朱元璋勃然大怒,对着朱棣大骂道:“你个兔崽子,咱拼死拼活,不就是想让咱朱家人过上好日子,你如何放纵官吏,欺压宗室。”
朱棣连忙解释道:“父皇,那不是我,我又不是明太宗。”
青鸟的评论“大明养的这群‘猪’最终把大明咬死了”进一步激怒了朱元璋,他向着直播间怒斥道:“大明富有四海,难道还养不起咱一家人吗?”
但他的怒斥,青鸟是听不到的,但青鸟的讲解还在继续。
······
【在明英宗那会儿,大明王朝的钱包已经开始瘪了,这可不是小事。
想当年,朱元璋和朱棣用这制度巩固皇权,那是威风八面,可如今,这制度却成了压垮帝国财政的大山。
短短70年,这制度就露出了破绽,藩王们的岁禄把国库压得喘不过气来。
“陛下,咱们的岁入不够分岁禄了,恳请增加岁禄。”藩王们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京城,每年的哭穷季成了朝廷的例行公事,甚至有人提出自己收禄米的荒唐建议。
财政压力山大,皇帝们也只能放宽政策,藩王们开始有了自行收税的权力。
这可是特权啊,藩王们绕过布政司,直接向百姓伸手,这无疑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到了明英宗时期,靖江王府和宁王府把价格提高了3到4倍来剥削百姓,民间与皇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到了嘉靖年间,问题更是集中爆发,这一时期出现了有名的宗禄危机。
山西的岁禄直接破产,嘉靖在位时,山西岁禄欠款次数高达22次,山西的财政体系彻底崩溃。嘉靖皇帝只能挪用盐税来补贴,但这种权宜之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嘉靖10年,朝廷划拨了89,350两白银作为固定的王府岁禄。但这点钱远远不够,于是嘉靖皇帝又在27年调用44,000余两盐税来补贴宗室。
东拼西凑,最终宗室补贴的亏空,引发了朝廷内库的空虚,河东运司盐课亏损,户部连一两白银都不剩。
这时候,海瑞的上疏中就振聋发聩地提到:“天下大弊在于藩王!嘉靖者,曰家家皆净,无财用也。”
后世崇祯朝亡于财政崩溃,多数学者认为,财富被东林党和藩王掌控,中央只能百倍盘剥百姓,这样的政权怎能不亡?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些天文数字一般的岁禄,藩王还拥有惊人的扩地能力。史书记载,为了弥补藩王在政治上的亏欠,中央允许藩王疯狂